马桥镇“民心桥”调解工作室在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领导下,涌现出不少调解能手,资深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朱纪民便是其一。二十余年深耕调解一线:记职工诉求笔记本换了又换,走访企业从老厂房到新园区。1500件劳动纠纷经他手,1200件握手言和,80%的成功率不是数字游戏,是欠薪争议算清的账、工伤纠纷中找到的平衡点。职工称他“自家人”,企业赞他“能定盘”,这枚“定海神针”,2013年获得“上海市街镇劳动人事优秀调解员”称号。
调解生涯:从“新手”到“能手”的淬炼
2004年5月,朱纪民进入了马桥镇劳动人事联合调解中心。当时,他还是零基础的“新手”,靠着法律知识的恶补,慢慢摸清了调解员的门道。由于马桥私企比较多,劳资纠纷常见,他就从简单欠薪案练起,直到能化解群体性纠纷,还总结出“倾听共情—法理分析—方案协商”的三步调解法。2010年,通过参加专业机构系统培训,取得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当时调解室还在马桥老街,笔者曾因工作关系联系过他,见面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稳。
后来,马桥镇“民心桥”调解室成立,调解工作理念不断升华,将党建元素融入调解工作,打造"党员先锋岗"和政策宣讲品牌。朱纪民紧跟理念升级,调解成效愈发显著。曾经,马桥有家联办企业百余名工人被欠薪多日,他连续几周跑企业,既摆法律条文讲后果,又多次联系上级公司,最终促成企业老板一次性结清工资。还有家私企农民工工伤赔偿纠纷,他来回跑了四五次,磨破嘴皮协调,终于让企业签下赔偿协议。这些案例成了可复制的调解样本。
工作心法:柔与刚的平衡艺术
面对剑拔弩张的劳资双方,朱纪民总能先按下“情绪暂停键”。他把心理学融入调解,创“七情法”—— 看企业经营的“企情”、察职工诉求的“民情”、理纠纷症结的“案情”,再用“真情”拉近距离,借“亲情”软化对立,让激动的心情慢慢平复。情绪稳了,法理便更有力量。他精准援引《民法典》《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欠薪案中明确“工资支付义务”,在社保纠纷里讲清“法定责任”,还推动司法确认让调解协议有了强制力,既暖人心又守底线。
近年来,在马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领导下,马桥镇“民心桥”调解工作室“带头人”朱纪民参与建起仲裁、法庭、工会“一站式”联动通道。2025年2月,上海某装卸有限公司转制引发职工安置纠纷。他第一时间联系马桥镇总工会,一边与企业管理层算“合规账”,一边组织员工代表开恳谈会,逐条解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面对员工的疑问,他耐心拆解政策、共情回应,专业又实在的讲解赢得多数人认可,矛盾很快平稳化解。
团队共建:聚力基层调解 “梦之队”
近年来,马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民心桥”工作室建设。“民心桥”调解工作室“牵头人”朱纪民聚焦劳资纠纷,构建的服务矩阵与赋能体系,成为了马桥地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亮眼名片。服务矩阵以“民”为核心,独创“情绪疏导—法律释明—利益平衡”三阶机制,2024年调解成功率达82.31%;联动人社、司法、工会建立协同机制,全年化解298起劳资纠纷,为劳动者追回欠薪197.16万元,为营商环境注入动能。
那年,我在马桥镇总工会任劳动关系指导员时,常和“民心桥”工作室牵头人朱纪民碰头交流工作。一次闲聊时,问及“民心桥”工作室团队建设,他快人快语道破关键:要建赋能体系,一头抓能力提升,一头抓源头预防。“青蓝接力”计划靠案例研讨、模拟庭审带教,让调解员快速成长;“普法矩阵”线上答疑、线下进厂宣讲,提升劳资双方法律意识;企业风险动态评估则提前识别隐患,开展用工指导和政策培训,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人物小记:本职外的“副业与闲趣”
认识朱纪民十多年了。如今他身兼数职:马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大厅负责人、“民心桥”调解工作室带头人,此前,担任过多年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站长,2018年获得“上海市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优秀站长”。接力站在受理中心大厅,2019 年升级后,除原有热水、卫生间,新增充电、应急药箱等十余项服务。这个“户外港湾”累计服务超 1.1 万人次,2022 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称号。
知道朱纪民忙于调解案、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大厅、站点事务填满日程,忍不住问他怎么挤时间打理生活。他笑着说:“忙归忙,心里得留块透气的地方。”他的“多面人生”藏在爱好里:睡前翻几页法律书或心理学散文,既是充电也能静心;休假时去周边走走,看古镇老街能琢磨人情世故;随身带着相机,拍过晨露里的野花,也拍过站点里歇脚的环卫工——这些细碎观察,反倒让他在调解时更懂换位思考,“连镜头都知道要等光影,何况人心呢?”
调解桌前,朱纪民揣着“工匠精神”精研细磨,把执着都熔进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每桩纠纷里。不满足于纠纷暂歇,更求人心归和,这恰是基层治理最需要的温度与智慧。在打造人文生态智慧马桥的征程中,他把矛盾拦在基层、化在萌芽,让“小事不出镇”有了具象注脚,呼应着国家治理的深层要求。如今工作室墙上,挂着职工群众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与叠放的感谢信,早已替那些握手言和的人说出答案:有些坚守或许平凡,却能在人心间架起长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