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7|回复: 0

《军鹰》37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2025-6-6 1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37章  军招所 帮笔修游记  南湾湖 茶香诗意浓  
五句头:军招待所独自居
连队苦练换笔书,
体力转为脑力动,
轻松适应不黏糊,
奇事怪迹几相遇。
第1节银河沉星
直工科科长樊茂批准的“创作假”结束了,我又回到师政治部招待说。也就在我深夜独居招待所的房间里,继续写着报导时,不知不觉上眼皮与下眼皮打起架来了。但见对面墙上挂着《画中人》的巧姐从画上走出,来到我的床边,好像变了一个面孔,是“娃娃亲”的“二月花”,她不顾没良心父亲的阻止,如所有天性善良女子一样,为未来的夫君我脱下鞋袜,为我洗了脚,这使我很不习惯:“……您不要再坚持这样做,我无论如何不同意,您知道,咱俩已解除了婚约,您刚才所做的,是违背情感道德的!”二月花不以为然地说:“这屋里没有任何人,只有妻子和丈夫,在我心里,妻子就是这样伺候丈夫的!”
“叫我一声贤妻!”她请求。
“最贤惠的妻子。”
“哎!”她哭了。“想不到,咱俩还能在一起!”
“您也该呼唤我了!”
“好丈夫!”二月花一唤。
“哎!”我一答。
丈夫叫贤妻,妻子唤丈夫,而且女方主动,真是:双双欢喜,心想事成。丈夫的我高兴得比二月花还哭得更响……

一梦醒来,我翻了个身,又闭上了眼睛,刚才的梦还在脑海里缭绕,怎么也睡不踏实,由于天热,开着窗户虚掩着门,突然一个女人轻轻敲了一下门便进来了。这女人约有二十七、八岁,长相秀气,身材标致,数不上是一个美女,但至少也算是中上档次。对军营招待所来说,能出现这样的一位女子也是很少见的。我已来住半年之久,几乎没见到一个女人的影子,一见她进屋,当然是既惊奇又紧张且新鲜亦高兴。
那女人用不卑不亢的声调说:
“同志,我就住在同排最里头那个房间,是来探望爱人的,他是政治部文化科科长,出差了,卧铺紧张,我来两天了,还没回来。所里真静,很少有人说话,大长夜没事,见你开着门,就过来坐坐说说话,行吗?”
这女人主动进来说话,给房间里的空气带来了一股清新,也从她身上散发出一丝香味。我不是一块榆木疙瘩,不能不善解人意,就满心欢喜地说:
“您好,欢迎,欢迎,请……!”,但是,我又怕在科长家属面前失态,极力避免露出欣喜若狂的样子,只说了个“请”字,“坐”没说出来,故作无奈状:
“屋里就咱两个……”女人不待他再说下去,就插了一句:
“感到不便,我走了就是!”
但我又挽留说:“不必不必!”急忙挪过凳子:“请坐!请坐!”
我从来没有与如此气质般的女人坐在一起说话,何况是文化科长的,她必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错,交谈中得知她是大学毕业来部队锻炼时,与科长相识,科长也是老大学生,到过朝鲜,1958年回国,没找到合适的女人,近50 岁未婚,前年遇到她,经领导撮合成亲。我虽是架设兵的所谓“军鹰”,但经常搞通讯报道,天南海北、国际国内、军内军外、当前的、过去的不能说无不知晓,也都能对上去。我平时虽然“口吃”,但此时变得利索了。两人对话,很谈得来,海阔天空无所不及。一会儿激昂,像千军万马上阵;一会儿清幽,如窗下谈情。情意绵绵,妙珠联翩。她明递秋波,我大胆逐浪。两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挪近,一会儿挨身,就差没有拥抱,没有接吻。她有意无意透露出婚姻的不幸,她比文化科长差不多小20来岁,科长感情冷淡,生活配合不够和谐。结婚将近2年,没有爱情的种子。我心里同情她,但没有说出来。
仲夏的季节,天气比较炎热,衣服虽然穿得单薄,但还是汗津津的,没有扇子,我就递给她一张当天的《战斗报》报纸权作扇子,撩风驱点热气。话多了口干舌燥,喝多了都憋着尿。她谈兴高涨,话语无忌,忘记害羞,直接说去尿尿,临出门回头一笑,百媚生出艳来……我也顿觉“箭在弦上”,不过婉转说‘放水’,就跟了过去。那时的军营还没有兴起“卫生间”的新名词,是建在偏僻角落处的普通厕所,男左女右没门,进口垒出一堵墙,女人蹲下急如喷泉,冲得池壁刷刷作响。一墙壁之隔的男厕,我听得清清楚楚,微波荡漾,我司“性”的那根神经顿时兴奋起来,那个神秘的庙门究竟何也?深夜静悄悄,隔墙一男一女,别无第三人在,何不过去一睹奇妙……瞎!我蓦地警觉,如此一来,是违犯军纪的,我还是克制住了,没有过去。
放水过后,在返回路过她的住室门口时,她招呼我停下说:“俺那一口子不知啥时能回来?我有一篇文章,想请你这专门写作的人看看修改修改,好吗?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可以,但不是改而是欣赏!我等在门口你拿过来就是了。”
原来这是一篇信阳南湾湖库区游记,是科长女人为她在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电信局上班的弟弟代写的。大学生的文采的确不怎么样,我下了一番功夫给润了一次色。最后定名为《银河沉星 诗情茶意》。
               
车从郑州出发,向南面的方向驶去,经过半日行程,就到达了信阳南湾湖。嗬,这不是银河上的一颗璀璨明星,落入南湾山谷?
南湾湖啊,原来的南湾水库。自建库以来,我在郑州市电信局无线科上班,每年汛期,都要派两名报务员赶赴水库报讯。我年年都想同一起退伍的报务员到库里游一次泳。直到电信发展了,无线电报撤消了,移动通信出现了,不再去报讯了,致使多年的奢想心愿,至今荒芜。闲暇无事,忽一日,偶翻报纸,出现个“星期八”旅游公司。呵!好个创新单位、新鲜的名字——赫然醒目!如今是好库成美湖,何不报名,去游览一下上天所赐之仙湖。
下得车来,个个头戴蓝色旅游帽,男女老少旳形象表情迥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觉笑而相顾。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解:南湾湖素有“北国千岛湖”“中原第一湖”之称的南湾湖风景区。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烟波浩淼,61座岛屿错落分布,景色各异,湖上游是驰名中外的“信阳毛尖”主产地,湖中盛产驰名省内外的南湾鱼。水环山、山环水、水中岛、岛相连,尽显山、水、林、岛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物种和谐相处。诗人文换酒还为南湾湖写下一首《七律》:“南湾湖水南湾山,山水楼台起青岚。半截飞梁烟波里,一双鸣凤浮云端。雨散方知松色好,霾深莫叹晴意难。若得佳人在怀抱,便作神仙也思凡。”它贴切地描绘了南湾湖的景致,你会产生共鸣。“不信?就带你们欣赏去……”
是呵,昔日没泳库,今天喜游湖;随同星期八,疑到仙境处。从码头乘坐游船进行湖面观光,那风光旖旎的景致着实使人陶醉。我们首先登上面积最大的鸟岛,“鸟语林”中,众鸟尽展才艺,孔雀开屏,海鸥盘旋,鸟走钢丝,随乐起舞,白鸟染黄,黄鸟涂红;鸽子放飞叼钱、使得放鸽女瞬时就能有赚头。人类与鸟儿相处和谐美好,鹩哥、八哥和鹦鹉模仿人语。是人教?是鸟学?还听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自由。”观看天鹅戏水的情景,有的成双成对在觅食,有的悠闲地在湖面漫游,性起时展开双翅扑打水面戏水,看它们那想飞又飞不起来的样子真是逗人的,令人解馋,不由得噫吁。登上位于鸟岛最高处的鸟楼,迎面竖牌上写明:共有四层,高16.5米,主体翠绿色,旋转梯式。拾级抬步,登楼而望,脚下绿色海洋尽收眼底,茂密的林海,重叠的山恋,碧波蓝天,纯净的空气,沁人肺腑。极目远眺,田园山庄,点点缀缀,曼妙如歌,如一幅神韵独具的田园风光——历历在目,鸟岛一个钟头看后,又用半个时辰猴岛一游。进口处写着:天上人间路,秀水南湾湖。从太行山引进过来的活泼野生猕猴六只,现已繁殖到60只余。一只只调皮可爱,游客可与漂亮的‘王妃’合影,也可与傲慢的猴王会晤。猴王麾下,一群活泼可爱的猕猴,神态不同,各异情趣:有的灵活敏捷,上蹿下跳,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有的调皮、滑稽,和游人嬉戏,逗得人们笑声不断,窃窃喜语;有的安静深邃,对游客保持警惕,眼睛里含着疑虑;有的嘴馋,冷不防地从游人手中“抢”去自己喜欢的食物,毫不客气,张口就就吃,一点“谢意”也没有表现出。猴群中,一只毛色漂亮的母猴蹲靠在大树旁,在给小猴哺乳,牠温情的望着吃奶的儿子,十分爱抚;小猴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猴爸爸坐在旁边的枝桠上,伸着脖子亲切地注视着猴妈妈和猴宝宝,好一个“幸福温馨的猴家门户”。
两岸猕猴啼不住,轮渡遨游品茶去。风光秀丽的茶岛,位于南湾湖中部。导游介绍,茶岛总面积1000余亩,山水环绕,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水土条件,才是独一无二的“信阳毛尖”茶叶生长的绝佳之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 、连云山等五云山,是信阳毛尖的驰名生长地域;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的“五云茶”,都长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峻岭,群峦叠翠,溪流纵横,弥漫着云雾。

第2节茶岛诗情
登临茶岛,眼前是一行行的茶树,青翠欲滴,随着清风徐徐,茶叶的清香味道,不时地在鼻腔绕迂。头戴斗笠的采茶女,正在忙碌的采摘新茶,一把一把投进背着的竹篓。茶岛以茶主题功能设施、雕塑景观、茶艺表演及茶歌茶舞等艺术;以茶为核心,集观茶、采茶、炒茶、品茶、购茶、茶艺表演、茶仙子舞蹈、楚编钟表演、茶文化与游客互动等为一体,构建出了一个具有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我每到一处,都把景点的名字记录:神农井坊、茶之路、百壶迎客、浉源阁、龙壶戏金蝉、陆羽亭、茶字溪、茗萃苑、画眉衔籽台、茶园、放歌亭、古法茶坊、节节高、醉弯、缘亭等处;我每一停笔,都情不自禁地为布于岛上每一个角落的“茶元素”而惊呼。茶“发于神农,誉之国饮”,茶岛的迎宾门——神农井坊,才此名得出。穿过神农井坊,曲径通到百壶迎客,也就在百米不足处;百壶迎客入口处有仿“门”字建筑,“红门因茶开,茶岛开门红”,门板颜色为鲜艳的朱红色,借指人家,有“朱门”之寓。
“青山起新居,绿水映茶园”。特型“富贵” 茶园,别致大门,“门”顶部居中,有一巨型“茶”字,赫然在目。长楹联错落分六行:上联——洗尽古今人不倦,夜后邀陪明月,銚煎黄蕊色,碾雕白玉,幕诗客,香叶。下联——将知醉后岂堪夸,晨前命对朝霞,碗转麹尘花,罗织红纱,爱僧家,嫩芽。抄此长楹联,脑海里影影绰绰似有印象,但绞尽脑汁,就是想不起来出处。问导游也回答得似是而非,模模糊糊……
到家查找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把唐代元稹的著名宝塔诗《茶》分拆制成此联。宝塔诗又叫一字至七字诗,诗句由一个字至七个字组成,所以又叫做一七令。 宝塔诗在茶诗中是极为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亦不多见。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名, 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正是: 茶,
香叶 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岂堪夸 。见《全唐诗》第12册第4652页)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不但融合了茶与诗人、僧人的关系,饮茶的功用及意境;而且把茶的品质、烹茶、赏茶的过程都写了进去。全诗构思巧妙,叙述自成逻辑,是茶诗中难得的精品。这也正是南湾湖茶岛茗萃苑的写照,甚至比元稹宝塔诗所写的更引人注目。那便是品茶十二诀:点香,焚香除佞念;洗杯,冰心去凡尘;凉汤,玉壶养太和;投茶,清官迎佳人;润茶,甘露润莲心;冲水,凤凰三点头;泡茶,碧石沉清江;奉茶,观音捧玉瓶;赏茶,春波展旗枪;闻茶,慧心悟茶香;品茶,淡中品致味;谢茶,自斟乐无穷。在这片小天地里,种的是茶,看的是茶,品的是茶,说的是茶,写的是茶,唱的是茶,演的是茶…… “茶叶王国”是矣!此名不虚……
扭过头来,抬眼又见一座高大雄伟的三层楼阁,约30多米,“浉源阁”三个大字悬在顶层一侧处。阁楼侧门上有“平步青云,通览南湾景画;静真怡和,尽品茶岛绿茗”对联一副;这一联,联出了登楼、观景、品茶三要目;对联上方中心篆书“茶”字,格外突出醒目。我抬脚一步一步地登上顶层,俯视而望,眼底下犹如仙境显出;浉源阁石柱上的楹联:“思飘云物外,萦湖光山色;源随峰峦转,绾落日霞飞。”它高度浓缩了近情远景的南湾湖。我高度的近视眼,看完浉源阁侧假山正面摩崖石刻上的绿茶珍品信阳毛尖介绍后,一向小气的我,忽然大方起来,一买就是10包。不但自家饮用,也要分发给亲戚朋友,共同品味、清肝明目。
假山前面挂瀑布,落差也就是丈余。比起黄果树瀑布,虽是小巫见大巫,但在假山右边的小池畔,坐着一位发髻高梳、银须飘逸的老者,他便是“茶圣”陆羽;不愧为后人顶礼膜拜的“茶博士”,手不释卷,正吟诵他的《茶经》,神情十分专注。隔池相望的苏轼,比陆羽更显潇洒些,敞袍宽袖,怡然自得,仰天昂首。一个唐代“茶圣”,一个宋代文豪,应邀茶岛,相约茶苑,把盏品茶,纵论茶事,茶坛佳话传——写茶词、吟茶诗、作茶赋……
漫游茶岛,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呵,南湾湖,诗情画意春常在,茶叶之湖盛名出。真是银河系里的一颗星,落入信阳山谷;不愧为信阳的小江南,中原大地的一颗璀璨美丽明珠!呵,真好。此日一游,不但观赏了祖国河山湖泊的明珠之地,也大大丰富了我的知识宝库!
——汽笛发出悠长的“呜”声,呼唤着游客上船……别了,茶岛。拜拜,南湾湖。
第3节 柳绿芽萌
然而,文化科长女人这一朵鲜花是不幸的,第二天就传来噩耗。   
房间里,她躺在床上眼望窗户出神,突然有人敲门,她起身把门打开,见是两个年纪差异的军人,迟疑地问:“你俩是?”
“我是政治部新来的副主任,” 那个年纪较轻的介绍道:“我是文化科的。”
科长女人诧异地问“你,不是宣传队的小李吗?”
“同志,宣传队撤消了,我被调到科长手下当干事了,科长……”说到这里,他声音微弱,脸色露出沉痛的样子。
科长女人突然反应过来:“同志,科长咋啦?”副主任见干事很难控制住感情,就走上前招呼她坐下,自己也坐下来,语气平静地说:“请你先保持住镇静,我说了你不要……”
没等副主任说下去,科长女人站起来,急切而惊恐地提高声音道:“快告诉我,我爱人到底怎么样?”
此时,干事恢复了冷静状况,急忙过来扶她坐到床边,自己也坐在她旁边,温和地说:“同志,按我与科长的感情,私下可叫科长为大哥或大叔,称你叫大嫂、大姐或婶子都可以。我与首长一起来到你这里,就是要说科长的事,大姐,你就稳住神听首长说吧!”科长女人点了点头。
副主任考虑到女人的心理,要循序渐进,慢慢化通,就示意干事,从挎包里取出一物:“大姐,请你看一件东西。”
这是一块大罗马防水防震手表,科长女人立即认出,这手表是丈夫的心爱之物。她接过来,未等细看,抬头盯着干事问:“你是怎样得到它的?”
“海防前线部队派人送来的。”干事回答。
“我爱人出差,人没回来,手表怎么先回来又到你们手里?他现在人呢?”科长女人狐疑地追问,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他已经不在人世了!”副主任意识到再没有必要与这个聪颖而有心计的女子兜圈子了,干脆说出真相:“是这样的,科长到海防观摩演出结束后,组织人员到小岛体验生活,进行文艺演出节目创作,不料返回时他们所乘坐的小艇,遇到狂风巨浪,把小艇与人卷得无影无踪,极力搜救无果,这块手表是科长忘记带了,而留在住所……”
“啊,天哪!也就说俺的人‘海葬’了。”科长女人立刻惊呆了,哽咽地说:“我等了半月,却等来了个令人绝望的消息”。!这时,她忽然变得像木雕泥塑一样,一动不动,不言不语。
好在副主任早有准备,事先让自己与副参谋长的家属柳萌、在附近暂时来队女眷处等候,见此状况,出门唤进二位,尽情劝慰,扶科长女人躺到床上。她受了刺激,过一阵慢慢好了。副主任又抚慰道:“……部队要给你一笔抚恤金,还准备上报材料,追认科长为烈士!”
“人都走了,你们看着办吧!”科长女人淡淡地回应:“你们都走吧,我这里没事。”
副主任吩咐两位家属:“你俩在这里轮流陪伴她几天。”
科长女人坚辞不愿,毕竟是大学毕业,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倒是看得开:“人死了不能复生,我一个人静静,不会有事的,以后还是要生活的。”
副主任家属说:“好,咱们走吧,我明天再来看她。”然后,一伙人出门而去,文化干事走在最后。
他们一走,不少与科长或科长女人关系不错的,经常前来探望与问候。尤其是副参谋长爱人柳萌与她的关系最友好,几乎是天天都来安慰开导。这天,文化科长遗孀直盯着柳萌不开口,柳萌又热心地规劝来:“姐姐,有话,就跟妹子说吧,不要憋在心里,会伤身子的。想哭,来,抱着妹子,咱俩一起痛哭一场。”
知心人来探,说着知心话,科长遗孀终于忍不住了,摇着柳萌的手,悲痛已极地哭着道:“人都死了,一切皆空,什么也没有用了!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一场梦罢了!”说着,一把搂过柳萌,两个抱头痛哭了一场。
以后几天,柳萌有事没事总要来与她坐坐说说,规劝开导,到外走走,散散心。这柳萌何许人也?原来是在我两三岁时父辈们给我订“娃娃亲”,从未见过面,直到一九六0年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女方的父亲提出毁约,我奶奶和母亲没有答应。那时我刚考上高中,邻居的大姑娘小媳妇经帝开玩笑说:“老黑森,啥时把小媳妇娶过来呀?”我处在朦眬的男女情爱阶段,总是没有回应。只有姐姐买了两种“二月花牌”纸包糖块,红色的13块,绿色的14块,象征着一生一世,祝贺我能夠早结良缘,常相厮守。也许是姐姐为自已到了婚嫁年龄还没出门,而借弟弟的婚事而安慰自已吧!但在我心里却把那娃娃亲的女孩子的名字当作“二月花”在心里叫着。直到我入伍前,女方父亲自动毁约,我提出见一面,没有成行,只得梦中虚幻相见。
时隔数年,一直到我参加部队国防架空明线施工中,在湖北省隨县安居公社棉花采购站才与她离奇相遇。只听有人、叫她“二月花”,是不是我小时候的娃娃亲“二月花”,不得而知,心里曾叫过的“二月花”,也从未开口叫过。经多方打听,事事有蹊跷,就在我参军以后,二月花因父亲不再供她他继续学习,高中没毕业,恰遇邻省来此招收临时工,她就被录取到这个棉花采购站上班,后来听说她叫刘梦,具体是哪个“刘”哪个“梦”,就不知道了。单凭印象就做梦吧,尽管那次安居河水暴涨,她也被我连官兵所救之,又奇信怪寄的逗她,但我仍以不认识棉花站“二月花”的她,继续忽悠下去,动手写作下去。至于柳萌如何成为副参谋长的夫人,那情景可以写一部长篇文学故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7-12 19:07 , Processed in 0.0583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