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2|回复: 1

《军鹰》第29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2025-5-3 17: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9章 覆釜山 巧骑自行车  军鹰追 飞越大肚岭
五句头:一山二三四个名,
赞誉褒贬各不同,
故旧同学男女游,
蹊跷玩法出不穷,
尽在欢快愉悦中。
第1节三县一山
要上土固山,小黄同学回忆说,《地理》杂志记叙土谷山位于邓州、内乡、镇平交界处,山上界碑为证。土谷山的南坡属于邓州,西北属于内乡,东北属于镇平。到了土固山,真有“一脚踏三县”的感觉。在中国,地域之间的界线要么以河为界,要么以山为界,并且有“山至中间,河至底”的说法。因此,三县以土谷山为界也是自古有之的。
其实,土固山属于八百里伏牛山余脉的一段,先古时期应该与灵山相连,只不过被汹涌而过的湍河冲为两段。站在土谷山上,向西远眺,可以清晰看到秀气的灵山,甚至在阴雨连绵之季也能够听到湍河水流咆哮而过的声音。
土固山,有写土谷山的,又称覆釜山,因其形上锐下广,如覆釜之状。亦俗称吐雾山,因夏秋霪雨将至时节,山顶云雾笼罩,犹如山神口中吐雾。但历代还是以土谷山称其名。紧挨土谷山东北的一座小山名曰先主山,东南的小山曰踢脚山。明嘉靖《邓州志》这样记载土谷山:“其山峰不甚耸起,如覆釜然。上有清禅寺,其右为五龙泉,水四时不竭。山左有先主山,上有先主庙。右为鳌峰山,峰左有济源泉,北为界山,有雅祖洞。”看来,四百年前的土谷山也算山清水秀,香火旺盛了。
关于土谷山的来历,当地还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晒得万物着火,老百姓焦渴难耐。玉皇大帝不忍百姓饱受折磨,就命令二郎神去消灭掉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照亮白天,以区分昼夜,滋育万物。二郎神用神箭很快就射落了正在作恶多端的七个太阳,剩下三个中有两个狡猾的太阳,躲进了土谷山和先主山,妄图逃过一劫。那二郎神运转法眼,以三尖两刃戢为担,启动神力,奋力挑起土谷山与先主山,把两个狡猾的太阳永远压在山下。从此,天上就只有一个太阳普照大地。而二郎神在追赶太阳的过程中,动用了雷、电、风、雨各路神仙,脚上沾了一些泥巴,临上天庭复命时,他用力一甩脚板,甩下的泥巴,在土谷山的东南形成了一座小土山,人们就把这座小土山称作踢脚山。山下有一井,也是当年二郎神赶路口渴,在踢脚山上用手指戳的一口水井,这口井的名字叫二郎井或者叫青龙井,至今还在。还有其他传说,当地人只相信是二郎神为大家带来福音,不管什么后羿与嫦娥的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然,土谷山在以山地为主的中国大地上名不经传,但在当地百姓心中也是一座神圣的山,历来受人崇拜 。
从土谷山向南望去,是邓州名人辈出的罗庄镇,高低起伏的岗峦中分散着大小村庄,这里居住着世代勤劳、朴实的人民。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地势,在低处修建水库,在高处整理耕田,把雨季多余的水存起来旱季浇地,使看似贫瘠的土地照样获得了丰硕的果实。近年来,土谷山附近的几百亩芍药吸引着四方游客,土谷山下种植的几千亩青豌豆已经走出邓县(州),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找到了门路,前面在我从随县出发探亲路过罗庄到姨奶家时,写过游玩罗庄全镇和提到覆釜山的情况。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土釜山在(内乡)县东南二十里,与孤峰山相对,其形上锐下广,如覆釜之状。县志俗呼吐雾山,南属邓州,北属内乡。” 明《嘉靖南阳府志》载:“覆釜山在州西北八十里,以形似名,俗称吐雾山。”当霪雨将至,山顶云雾笼罩,犹如山口吐雾。明嘉靖《邓州志》载:“其山峰不甚耸起,如覆釜然。上有清禅寺,其右为五龙泉,水四时不竭。山左有先主山,上有先主庙。右为鏊峰山,峰左有济源泉,北为界山,有雅祖洞。”从上面文字可以看出来,土谷山在以前有泉有庙又有洞,环境得劲着哩。在明末清初土谷山香火鼎盛时达到800和尚400僧的辉煌。
在土谷山的南边有个村子叫青冢。青冢估计形成于远古时代。《史记·五帝本纪》里有一段话是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当年黄帝战败蚩尤和夸父之后,北逐匈奴,与诸侯在“釜山”结盟,在涿鹿山下建都。釜山,就是家乡的覆釜山。而“青冢”,就是传说中蚩尤或夸父被杀后的坟冢。
需要解释的是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荤粥这两个字念:xūn yù 即匈奴。合符就是兵符一样的结盟信物。釜山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历史中的釜山有多处,包括:河南灵宝的“釜山”,山西高平的“釜山”,河北涿鹿的“釜山”,涞水的“釜山”和徐水的“釜山”。
这样看来,倒觉得釜山就是指我们的土谷山。因为当时狭义上的中国就是指河南,四周是蛮夷之地。山不在高,有诗就行。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王维,不知在什么地方隐居招待过土谷山的高僧,还以此为题写下了一首诗:《饭覆釜山僧》“晚知清净理,自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敞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磐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有空虚。”白话文就是:晚年我喜欢清静,逐渐疏远人群,今天土谷山的高僧光顾我的草庐,我上山采摘野果,用松子饭招待 。饭后焚香看书,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听到钟响才知道天黑了。我因为在深山悟出寂寞的快乐,所以一生轻松自在,你也不必急着回去,我们身体都是虚幻的,哪里有家呢?
和王维同时代的钱起先后两次到土谷山,写下了《春晚寻覆釜山》和《登覆釜山遇真人》两首诗。特别是《春晚寻覆釜山》,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巘=岩)。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读qian摘取)。应嗤嵇叔夜(嵇叔,指的是三国学者嵇康,含笑饮砒霜),林卧方沉湎。 翻译成白话文:土谷山蜂飞蝶舞,鲜花盛开,我踏春忘归,林中迷路,阳光斑驳。山中泉水涌出,霞光照着白色岩石,各种花枝参差披拂,奇石突兀。在雅祖洞里还可以采摘到灵芝呢。我嘲笑竹林七子,哪像我在隐居在此多潇洒。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土谷山以前还有灵芝耶,竹林七子和钱起曾在此隐居过。
《登覆釜山遇真人》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花间炼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霓去,且为紫芝留。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凑合译成白话文:早起转土谷山,登高望远看景色变幻,攀山入洞,洞内看完冰柱后,就见路旁怪石嶙峋,飞萝惊猴,遇到真人,(鸡犬和乳窦是什么意思)散发迎客,衣袖装满灵芝草。郭璞曾写游仙诗,想当一位神仙,到这里一定如愿以偿。真人是个隐遁之人,致使山岚真气弥漫。山里炼丹泉眼取水,真人带着我在石洞里游览。我真想骑马踩云当神仙,将这清静之地留给高尚的元德秀。我突然想到我是不是那个武陵人呀?洞中一游是不是离别家人好几年哩。
从这首诗里看出土谷山上有猴子耶,石洞里还有钟乳石和冰柱(玉溜就是冰柱)呢。很难相信这些诗写的就是家乡的土谷山。
土谷山,真是人杰地灵,如今山上建有一座雷达站,尽管军区周围布满了铁丝网,还是有牧羊人将羊拉到山上。
山下有一座刚建的寺庙:“福胜寺”,寺庙不大,有4个僧尼和一位居士。清晨,当山顶一片金黄的时候,山上整齐洪亮的口号声与山下悠远绵长的“阿弥陀佛”声,遥相呼应。
第2节 骑车登山
今天,小黄同学就是撇开各种介绍,要实地亲子游玩的村东南边的士固山了,也是村周围最高最大的山脉。要爬当地人称作的土固山了,这必须先得从杏花村穿行而过。
当走到村中间的时候,小黄看到一座座破旧的土坯房上,缮着麦秸和茅草,感到很稀奇地说:“这些土墙草顶房我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今日实地见到,好像没有影视上的好看和新奇。”
“说的不错,一经拍照和影视上一渲染那就不同了,即使有意暴露的内容,影视与实地也有很大差别。”我正要继续解释下去,小黄又说:“真有意思,你们这个村子分中、内、外三层,中间是土坯草顶房,围绕往当中的大都是较高的专混墙体坡顶大瓦房,最外边的却是二层或三层的平顶小楼房,分的倒很清楚。”
我接过她的话茬道:“按理说是拆了旧房盖新房,但杏花村处于三县交界之地,平地少,山地多,人均占地面积也较多,村民们有钱就盖房,批地也容易,不扒旧房盖新房,目的是多占些宅基地,留给在外打工,在乡镇落户的,在大、中城市的孙子、重孙子的,所以就形成了目前这种老、旧、新,高、阔.亮——错落别致的盆地形房式结构。不过也说明了一个哲理,也留下了一种纪念。这个哲理就是时代在前进,前进就发展,发展就进步,进步就创新,盖出一座座新房来;一种纪念就是金窝银窝,又留下草窝,草窝虽旧但且带有古味,大都是七、八十年,近百年的房体了。”
我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紧挨土坯房且房顶也有屋脊六兽的三座砖瓦房和一个小炮楼对小黄又说:“那就是与我姥爷一同随老蒋部队到台湾的我姥爷的顶头上司军长大人的老宅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那宅子是刘秀和孔明站立过并拴过马的地方,积畜了一些地气,才出了师、军长一级的将军。我外爷外还有我的堂爷爷堂奶奶家,现在住的老旧房子,依靠着人家的房边,所以,成就了我外爷这个国民党的团级军需官。近几十年也就是沾了这片地气的光,我们家的父辈们,子孙们也都学业有成,事业也可以,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和职工的不少,在本村和当地周边村一带也小有名气。这是村里老人们的说法,你我就当作笑谈罢了。至于这些古房老宅、茅顶草屋能保留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小黄突然叽咕了一句;“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我不觉一怔地看了看她,当得她的确切心意后,疑惑地向;“你会骑它?”她点了点头。我又问道;“这是爬山呐?
”这算啥山?两山相隔老远,我能骑着练练走上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才算是真正本事,才算是好骑术呀!”
一问一答,她这么一说,我才满口答应,准备借一下我小时候最好的玩伴,现在的大队里的民兵连长国文的车子一用。心想,我还没学骑自行车呢。飞鹰拼自行车,欲与一比试,看谁快,看谁爬得高,能争夺一。
推着借来的车子,进家与老妈打个招呼,就到了小黄同学等候的竹林边,因为是单独之约,双方都没有告诉家人,当时的男女在一起,,大都不便张扬,越是隐秘越好。
还没出村,处于对村里人礼貌的绿故,还是我推着往前走。显口不拜闲,与小黄同学又唠叨起来了——土固山的故事。这座山原名土固山,在伏牛山的“牛眼”杏花村东边,山体石头不多,是泥土堆起牢牢固定起来形成的意思。后来不断长高,山石也逐渐多起来。据说是梁山伯的李逵陪宋江死前,很崇拜随刘秀征战打下东汉天下的28位大将,死后姜子牙念起他们战功卓绝,被封为天上的28宿。黑旋风李逵想当29宿,知道自己要死时,从后肩上拔出双斧向28位宿星出生的南阳盆地抛去,双斧随着一股旋风、李逵的魂魄附在双斧上降落到“牛眼杏花村”东边的土固山山顶,固定下来,很快与山石结成一体,土固山的山形变得十分像两把板斧叠摞在一起的样子,就被称作复釜山;东面高处怪石嶙峋,远远望去,似双斧的斧韧,人若登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拉割髂骨,因此人们又叫拉髂山。从此,这座山就有三个名字。
“呵,这座孤独独的山还与梁山伯的黑旋风有缘哩!”小黄同学听我讲述后好奇地感叹着。
说着说着,出了村口,但见村外的山村景致,完全迷住了她,黄同学的家虽然距我们杏花村仅十来里路,可她那里是平原,远触看到山,但摸不着,踏不到,当时比较封闭,也没来过我们的靠山村。这一来,算开了眼界,也顾不上骑白行车了。只顾走土路,过小桥。路两边,小桥下,芳草青青,野花盛开。小黄同学高一脚、低一脚、左一蹦、右一跳地欢雀不已。她时不时地有意踏在伏卧的白草上,插足于青青的茅窩中,感到十分新奇;她不住地摘了一朵又一朵各式各样的野花,攥在手中,一会儿闻闻其香,一会儿看看其美。离山路远一点的地方,一田田桃树、杏树,一排排梨树、李子树……有的吐露新芽,有的含苞怒放。她完全置身于山乡的浓意里,她完全陶醉于百花的世界中。
我趁她闻香赏美的醉意中,扎下车孑,绕过田埂,窜入梨园,掐了一朵白色的梨花,从背后悄悄地插在她的秀发上,然后快步绕到她的面前,呵呵地傻笑了两声,似在给她的醉意添油加醋。接着,又继续走左、跑右、奔前、窜后,横窥竖视、斜眼偷看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面桃花,一汪秋水,一身细柳。她呀,我佯装为她的欢乐而尽乐,实在是为她的秀色可餐而充饥。二人世界,远处星星点点的行人,田里辛勤耕作的农民,此时时刻,我始终保持军人的风度。头顶的五星闪闪,领章上的红旗飘,照耀着我,指引着。雄鹰展翅飞,那怕风来到。我仍给小黄同学乌黑的秀发上添了一朵象征洁白纯贞的美丽的白梨花,黑白相间,使黄同学端庄中露出了点风流;使乡村里的女性气质稍加上了点省会城市中的大方性格。我在学校里对她有好感,现在更喜爱有加了。然而这只是心里一闪念,人家是有男朋友的。看在学板里的相互印象不错,灵山脚下,穿着整齐的军装,闪耀在红色帽微红领章的红色光环中,揹着姐姐疾驰如飞的“军鹰”形象,才愉快地参与到同游共玩中。
小黄同学玩的陶醉,直到我从她的秀发上取下那朵“天外落花”,她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我告诉她是我有意给插上的和插上的用意仅是开心而已。她始终认为是山风吹落梨花瓣飘在自己头上的。
一条小路自西北向东南,渐浙升高直通山下,倒是骑车的时机。小黄同学:从我手申要过自行车,一个旋风骑上就走。山路弯弯曲曲,髙低不平,她俱然能夠颠波地骑行,还没有摔下来一次。我暗暗佩服她是“飞车女孑”,这也足功夫呀!
就这样,他骑车,我鹰飞。她在前,我在后。自然保镖,我的心一直悬着,生怕她出意外。她坚毅,她勇敢。不远的孤独土固山,很快到了,车子实在不能骑了,只得步行行攀爬。车子怎么处置?我意自已扛车爬山,在部队野营时,夜行摩天岭,揹着二十多斤的线盘放线架电话,现在这小山,不太髙又不大陡,扛它在肩,不在话下。
倒是小黄同学出了个好主意,让我找个隐蔽的地方,把车锁好平放下,找些荒草枯枝盖严实,若有意外,依我的脚力和军鹰本领,定能很快阻止。
海拔四五百米的山峰,两个有勇气的男女没多射就蹬上了士固山的最高处。登高望远,放眼整个山体四周,的确像两把板斧交叠着, 山顶有两个像斧背的平面。一面是后来人临时搭建的一座佛寺,朝拜人虽然不多,但时不时总有人。小黄同学信不信佛,是另一回事儿,隨大溜礼拜一下。我在蹬山时已脱下军装收拾停当,亦加入礼拜人中。我也不趋炎附势,只是神色严肃地走个过程。看着小黄同学虔诚的样子,我嘴里不说,心里倒觉得很有意思。她参拜完毕,二人一前一后走出佛堂,向另一把“板斧”的“斧背”平面走去。这个平面上,空军某部安装着一个雷达站,
我与小黄同学走出寺院,向另一把“板斧”的“斧背”平面走去。这个平面上,空军某部安装着一个雷达站,是响应“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而修建的,有某部空军官兵在这里值勤。定期对外开放,接待游人,随便参观,允许拍照,我俩当然不会错过机会,就在古刹旁和雷达旁边摄下“斧面”中的优美风景,让空军弟兄(听空军人员说,他们服装的帽子和上衣是借陆军的颜色,裤子足借海军的颜色,我这陆军算算老大哥了)帮忙留下各自的青春美好形象,当是我是衣着整齐的军人拍照。
近两个钟头的爬坡过沟游玩,我俩都觉得有些累意,即选择了“两斧”背面之交的一块一米见方的平板石坐下来歇息。据说是诸葛夫妇寻访刘秀的足迹到此拜佛后休息坐过的石头,后人就称为“卧龙石”。我从军人挂包里掏出两张部队带回来的《战斗报》纸铺在石上,两人面对面地坐着,又拿出自带的小包饼干和水壹,你吃一块,我饮一口,互递互让,不时地你给我一个热情的笑,我给你一个‘哎’‘啊’‘好’与‘噢’等的叹词,以示礼节。此时,我觉得小黄同学亲切、和霭、容易相处……
在报纸上相对而坐,好像感到有些乏味。偶尔你瞧我一眼,我瞥你半下,不时四目相对,在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时,旋即各转目光,以环顾四周的山头,看看青青树,说说绿绿草,指指怪怪石,来缓解各自的非自然感。到底是谁先看谁呢?反正是四目相对时,除了同时转移目光外,我直盯着小黄同学、她低下头,斜眼看着我,我递去了微微一笑。
想起来的路上,自己掐野花献给她,爬山时、过沟处,尽管小黄同学不怎么需要,自己还要对她轻轻一搀,慢慢一扶,这些多此一举的小动作,此时想来,真真有些不好意思了。但又一想这种殷勤献给她还是不会多余的,因为吗?两人相对而坐,在谈论复斧山的“双斧”复式山形和为此称奇时,我借两斧的“两”字,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复斧山两斧相迭成山,你我也都是已过‘两十’的人了,孑孓一人……”我忽然想起小黄同学已是落花有主,立即打住,她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其它反应。我却不由自主地唱起了《见到你们总党得格外亲》
小河的水清悠悠
庄稼盖满了沟
解放军进山来
帮助咱们闹秋收
拉起了家常话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看见了解放军
想起了老八路
那一年枪声响
同志们进了沟
刀劈狗汉奸
枪杀鬼子头
虎口里救出了众乡亲
狼群中夺回来羊和牛
一同打鬼子
一同烧炮楼
一同闹减租
一同在护秋收
吃的是一锅饭
点的是一灯油
八年打了日本鬼
你们又去打蒋匪
迎接新战斗
从打胜利到如今
山新水新天地新
总路线大跃进
丰收的红旗插在咱们村
每逢我遇见那高兴的事
就想起当年的八路军
想亲人望亲人
山想人来水盼人
盼来了老八路的接班人
你们是咱们的知心人
党的恩情说不尽
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
格外亲
第3节 耙齿之沟
小黄同学跟着一起唱,下到山底,取回了自行车,一切完好无损。我推着自行车,猛抬头,我仿佛发现了什么,兴致勃勃地对小黄同学道:“你看那道沟的一侧沿上,比其它沟壑都不一样,像坟头似的连成一个长方形,你知道那是为什么?”见小黄同学没有反应,于是,我一只手就指着那道沟又说:“那道沟叫耙齿沟!”她这才点了点头 ,表示已经看到了那道的别致特点。我接着又说,咱俩去走一走,那里有一个孔明‘扬善惩恶’的故事,我可以实地演说给你听,正好,从那里也可顺路回家。”
于是,我对小黄同学又说:“到耙齿沟看看好吗?那里有一个孔明‘扬善惩恶’的故事,我可以实地演说给你听,正好,从那里也可顺路回家。”
听说有关孔兴致马上就来了,二人很快收拾好”卧龙石“上的东西,起身向耙齿沟走去。我边走边讲:“……这复斧山中的土古寺原来香火鼎盛,是因为刘秀被王莽追赶时,由于寺主持的保护,在这里躲过一劫。刘秀登基后,特别下旨巷香县官关照土古寺,并大加修复。从此,该寺主持积德行善,济世看病,深得周边民心,纷纷前来上香捐助,寺内寺外一片兴旺。但是好景不长,王莽失败后,一股残兵败将流窜至此,化妆成佛教信徒,潜入寺中,威逼利诱老方丈,听他们指使,稍有不从,就被毒打。老方丈悲愤交加,一天夜里偷偷出走,被发现后抓回来将腿打断,紧闭在一间密室里。流窜来的一副将当上了主持,表面上‘阿弥陀佛’,背地里行奸使坏。一是对前来上香拜佛稍有姿色的少女和村妇欺骗扣留;二是拦路挟持独行女或对成双的杀男抢女,藏匿于专门砌制的夹墙中,供这些假冒和尚蹂躏奸污。官府得到民告,也走走过程,采取了搜寺的措施,终也无济于事。也正是诸葛夫妇沿着刘秀被追的路线图行之闪乡县时,听说此事,给县官献上一计,挑选两个年轻俊秀、武功高强的捕快,男扮女装成上香信徒,深入虎穴,探得详情,一举破案,抓获了作恶多端、假冒和尚的王莽残部流寇。诸葛夫妇走后,县官大人经不住受害人及家属的强烈要求,对那些假秃头公开宣判,就地施以‘耙’刑——就是将他们一个个像栽桩一样分别埋在地上,只露出半个头颅,用农家犁耙,套上老黄牛,从他们头上来回耙过,严惩致死。从此,耙齿沟的传说就流传至今。现在,村民们一提起坏人就诅咒他们到‘耙齿沟’去,那些坏人一听到‘耙齿沟’三个字就心惊肉跳,坏心坏行动就有所收敛。”
小黄同学听到这里不觉毛骨悚然:“好惨啊!牛蹄子踏在头上,铁耙齿划得头颅皮开肉绽,疼死了,那些和尚不撕心裂肺地嚎叫才怪哩!”
我解释道:“那倒不至于此,你想想,和尚们被捆绑起来,一个个像肉桩一样被栽在土里,只露出个头顶,闷也闷得快死了,几乎没有了知觉,那还觉的疼吗?这与‘鞭尸刑’差不多,以示警人罢了。”
二人说着听着,不知不觉已到了沟边,沟沿上生长着稀疏的荆棘,大约三四米距离处裸露出一个个人头般大小的圆形的赤红石头,小黄同学看着,似乎想要问什么。我看透了她的心思就说道:“这石头据说就是和尚的血与肉粘结上泥土和碎沙石而形成的混凝石,质地非常坚硬,当地人称它为‘血肉石’。此处只长荆树,其它树种就是长不出栽不活。原因是诸葛孔明当上了西蜀丞相后,听说对那些和尚施以‘耙’刑,觉得太残酷了,但刑已执行,与事无补。就从蜀国传话:到这里,建议在此栽种荆树,以示警戒——称‘警’树的意思。红石自然形成——称‘警’石。以警示俗人和出家人:常做善事心底宽,多行不义必自毙。牢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的善恶因果关系。相传周边一个村民好奇心驱使他专门在此栽了其它树种,一年换一种,连栽七年,一棵也没有活下来。他最后只得承认,‘荆棘欺其它,只因有警戒;红石独自在,也因是警示’。”
小黄同学听了这一番说词,很有些启示地说:“我妈信佛,我就向佛,我妈十分虔诚,我是稀里糊涂,想不到俗间佛间一样的不平静啊!”
“是啊,同在天地间,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我看还是藏传佛教好,可以结婚,生儿育女的,少林寺的和尚就不能结婚。”我说着看了她一眼,小黄同学也看着我所答非所问地说:“和尚,和尚,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我道:“和尚一词倒着念,我看就是‘尚和’的意思!一切和为贵,和平共处,就是佛教的宗旨,因此,大凡男人信服的都是和尚……”“那我们女性信佛呢?”她微笑着打断了我的话。
听到她似乎是明知故问,我干脆爽快地回答:“女的出家修行,当然是做尼姑了!”
“那我们女子的一辈子可就惨了,但总是会柳暗花明的!”小黄同学无不遗憾地苦笑了一下,推着自行一拐弯上路却兴奋地骑着车就走,我自然鹰飞追行。复斧山一路的上上下下,小黄同学骑车的绕来绕去,真是一次别致而特殊旦有意思的旅行。
正是:牛拉犁靶过人头,施刑和尚惨象够;游山拜佛乐又诚,地沟油香加勺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4 08:36 , Processed in 0.0626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