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929|回复: 0

道听途说的法国(三)—— 叶晖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2-27 14: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 晖 南  
    级别:新来的
    积分:65
    加入黑名单
    楼主 2009-01-01 17:16:41
                           道听途说的法国(三)                           

                       —— 摩纳哥国家经营的奇迹
        摩纳哥可谓弹丸之地,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却是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一面临地中海,一面靠着山,是块不毛之地,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贫瘠得不能再贫瘠的地方,聚集起了另人难以置信的财富,堪称世界奇迹。
    摩纳哥这块地方原来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渔村,村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生活谈不上富裕。中世纪之初,罗马帝国崩溃,在法国这片地方,建立了若干大公国。摩纳哥这块地方就是其中一个大公国的渔村。十三世纪,欧洲黑死病(鼠疫)大爆发,死了很多人,许多大公国的财政收入大大缩水。这个渔村的村长就乘机向大公国的国王提出要花钱买下一片土地,就是今天摩纳哥的两平方公里那一片,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村庄。国王一看那地方除了山就是海岸,是块不毛之地,没什么价值,卖了这块地还可以收到一笔钱,于是就允诺了。这样村长就把他积攒下了的一笔钱买回来一个袖珍的国家,并给这个国家起名摩纳哥,国家虽然小得可怜,那也有首都,叫蒙特卡罗。国徽就是一张渔网的造型。村长当了国王,代代相袭,国家一贫如洗。但是这个国家却是欧洲第一个用钱买来的国家,又小得出奇,又没有任何资源,还没有重要战略价值,欧洲列强几百年来谁也没动过它,因为一来觉得这个小国好玩,二来觉得它没有任何价值,动它还要背上侵略的包袱,得不偿失。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摩纳哥依然是欧洲最为贫穷的国家。
        但是,到了1956年,情况开始出现变化。那年,摩纳哥年轻的国王应邀参加就在法国不远的地方举办的戛那电影节。在电影节上,他一眼就看上了当年非常走红的国际女影星葛丽丝(GRACE),便主动约她,就在第二次约会时,国王就向葛丽丝求婚。葛丽斯丝很吃惊,求婚的男人说起来是个国王,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村长而已。要让一个如日中天的国际影星下嫁给一个渔村的村长,看上去不可思议。不过,年轻美貌的葛丽死觉得这件事挺有趣,便欣然允诺。
        结婚之后,两个人齐心协力开始经营这个弹丸小国。经营什么呢?一块不毛的山地。他们首先想到了开赌场。欧洲各国都信奉天主教,不允许赌博。摩纳哥便乘虚而入,开了一家赌场,很受欢迎,附近几个国家的赌徒都到摩纳哥去,赌场的抽头是一大笔钱,还有一笔他们没有想到的,有赌场便沾黑,于是乎欧洲大量的黑钱就涌到摩纳哥银行里去洗。这样,这个原本贫穷的小国便捞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六十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干了。大量的黑钱到摩纳哥去漂白,对法国的反黑反腐极为不利。戴高乐威胁摩纳哥国王,要他必须改变国家的银行体制,拒绝黑钱。总统甚至说别看几百年来没有人动过你们,如果要是不改变,我就动你。这可不得了,摩纳哥没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皇宫的卫队和警察都是从法国雇来的,法国真要动它,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国王和王妃也意识到洗黑钱不好,就改变了政策。这时候,摩纳哥已经很富裕了,但他们并不满足,又琢磨新点子。国家起家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王妃在国家影坛上的知名度,顺着这个思路,他们看到戛那电影节每年都能给法国带来一笔丰厚的收入,比如在电影节明星入场的旁边有栋六七层的普通公寓楼,楼房的阳台被称为世界最昂贵的阳台,电影节期间各大电视台都要租这片阳台拍摄影星们入场的镜头,每个阳台可设四到五个机位,每个机位一天的租金相当于今天欧元一万五千欧元。就琢磨,在世界上比影星更有钱的是那些个歌星,于是他们就创办了一个蒙特卡罗金唱片奖,每年举办一次,吸引全世界的歌星前往,这笔收入是巨大的,国家捞到了第二桶金。
        这还没完,他们看到网球是贵族运动,又在网球赛上动脑筋,利用王妃的影响,创办了蒙特卡罗国际网球大赛。现在成为每年国际间重要的赛事,吸引球星和观众无数。第三桶金又到手。
        后面,他们再接再厉,看到国际赛事中F1汽车大奖赛是最为烧钱的运动,总算起来,一辆赛车奔一公里就要消耗掉数万乃至十数万美金。就努力搞了一个蒙特卡罗F1汽车大奖赛,现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级赛事。
        以上四个创意的每一项收入都不亚于一次奥运会的收入,而这国家的公民才区区几万人,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该满足了吧?没有!他们想到要大赚就得在富人身上打主意。人都有生老病死,富人也不例外。办全世界最豪华的医院,吸引世界富豪来看病,成了他们新的猎物。就这样,在摩纳哥建起了世界上最高档的医院,聘请世界最有名的大夫。由于诊金格外优厚,不愁他们不来。住最豪华的医院,享受最好的服务,有最棒的医生治病,那些大富豪们当然趋之若骛。特别是病入膏盲的富人更不惜一掷千金。目前,持摩纳哥护照的公民有三万人,而这个国家的病床有六万张。
        在今天,欧洲的富豪们没人把富克斯富人榜的排名当回事,他们把能够获得摩纳哥的护照作为一种荣耀。摩纳哥向外颁发护照有严格的标准,光富甲天下还不行,必须要有好的名声。只有世界级的知名人士,如大师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才有此殊荣,摩纳哥发放护照也控制的非常严密,就发3万张,走一个人补一张。拥有摩纳哥的护照成为一种非凡荣耀的象征,世界名人和富豪们因此竞相争取。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拥有一张摩纳哥的护照,但就发给他一个人,其夫人子女都没有。如果他去世了,也不遗传。他在摩纳哥买了好几栋豪华别墅,每年邀请他最好的朋友到摩纳哥聚会,届时,一人住一栋。
        在欧洲有一种现象,但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不好的国家或地区,都是最富或较富的地区。这就是穷则思变的道理,自然条件不好,生存受到威胁,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调动起来,因地制宜想办法经营。摩纳哥如此,列支敦士登如此,荷兰也是如此,荷兰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国家还大,现在依然在鼓励生育。它的自然条件不太好,多山,少耕地。没有土地就围海造地,当今开满鲜花的土地下面,挖下去不到二尺就是盐碱,但他们就是培育出了不怕盐碱的郁金香花。还有荷兰的山,原本是石头山,现在却长满了参天大树,我们林业部门去考察,发现那山上的土层仅仅15公分厚,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不够30公分厚的土层是不能种树的。但人家就种出来了。于是我们就引进他们的树种,但照样长不出来。他们说得自己培育出适合自己土地的品种,简单的引进行不通。还有草种也是这样,在北欧和加拿大,零下20度,草还是绿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天不到零下20度,就把他们的草引入,结果到了冬天照样枯黄。荷兰说他们的经验就是与天斗,与地斗,就是不与人斗,几百年下来就建成了今天的样子。至于种树还没有那么长,二战结束后,恢复家园需要大量的木材,把树都砍光了,然后再种,到现在,又是满山郁郁葱葱。
        法国的第戎一带,土质不好,种不出庄稼,他们就想到了种葡萄,酿酒。现在成了法国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基地,人均收入高于法国其他地区。
        瑞士,一个被欧洲评价不高的国家
        在一般中国人的眼中,瑞士这个国家人杰地灵,社会和谐,政治稳定,是个非常理想的国家。但欧洲人可不这么看,在欧洲对瑞士的评价负面的多于正面的。
        瑞士是一个欧洲的内陆国家,在历史上算是不太开化的一族。过去欧洲人对瑞士人的普遍看法是土气、朴实、忠诚。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傻憨傻厚,忠心不二,所以各个王国的皇家卫队往往征召瑞士人去。欧洲王室看中他们的是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一味的忠于职守。就为这个,各国的皇帝不用担心他们会造反。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进攻王宫,由147名瑞士人组成的皇宫卫队全部战死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一个人投降、逃跑或反叛,可见其忠。
        瑞士的手表世界闻名,但机芯的关键部件是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地方生产的,他们只是拿去组装。瑞士人踏实,心不二用,所以组装调试的钟表精准。但这还不能使他们真正大富,他们国家发的是不义之财。瑞士是永久中立国,可在二战期间他们在暗中帮助德国纳粹。当时盟军对德国施行了海上封锁,掐死了德国战略物资的输入通道。德国就请瑞士帮忙,在它的国家注册一个外贸公司,运进战略物资,然后转手给德国,这让盟国很棘手。作为回报,德国把数额巨大的金钱存入了瑞士银行。这些钱基本是从原来富有的犹太人那里抢来的,是脏钱。因为数量太大,当时的瑞士根本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运作这样大数额的资金,只好临时把原来那些小得就像我们农村信用社那样的银行集中起来,结成瑞士国家银行。瑞士知道这笔巨额的钞票黑,便立下一个铁律,瑞士银行不允许查账。二战结束,德国战败,犹太人被杀了很多,留下来的人也无法追查以前的财政去向,这样,瑞士就发了。
        因为瑞士银行的规矩,战后直到现在,各国的黑钱,包括贩毒、洗钱、贪官的脏款都往瑞士银行存,存进去就保险了。如果没有瑞士银行的庇护,世界犯罪和官僚贪污会减少很多。欧洲一直要求瑞士改变银行不准查账的做法,它不答应。它要加入欧盟,欧盟就提了这一条,它还是不松口,反正不加入也无所谓。因此,在欧盟的眼里,瑞士是个利己主义的国家,不道德的国家。
        今天的欧洲政治家,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各政党的领袖,决没有戴瑞士手表的人,他们认为戴瑞士手表丧失人格。
        欧盟的起源
        今天的欧盟各国国家日趋统一,他们使用同一种货币,有统一的议会,用同一种声音在世界上说话(指外交政策)将来还会组建统一指挥的,不同于北约的军队。欧洲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从中悟到了许多惨痛的教训,一些持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首先想到了如何在人类社会中永久地消灭战争,让世界走向大同。当然,这太难了,世界之大,民族之多,信仰不同,历史纠纷等等都很难让大家走到一起来。那么,能不能让现在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先统一起来,让欧洲永远不再有战争?
        法国人最先想到了这一问题。法国是一个思想和社会实践都走在前头的国家,世界最早的社会主义思想,即空想社会主义就诞生在这里,并有人付诸实践。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巴黎公社也在这里。为了维护法国的大一统,法国宣布在国内不再有民族区分,不论你是什么肤色,什么信仰,什么种族,来到法国,就是法国人,只有法兰西,没有民族区分。欧盟的想法也萌生在法国。
        战后,各个国家都成了一片废墟,恢复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各国的钢铁工业都受到重创,为了调节市场,更加有效地支援重建,当时欧洲的主要钢铁企业自发地想到了联合经营,取长补短。这样,几个欧洲钢铁大国德、比(利时)卢(森堡)、法的钢铁企业就组成了一个联合体,在战后的重建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件事启发了知识分子,他们想到,既然两次大战结下仇的法、德两国钢铁企业能够走到一起,国家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学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写了一篇论文,阐述了欧盟的想法。这一想法在法国学术界获得广泛的关注。
        到六十年代,法国政府也开始关注这件事,向各国发出倡议。德国响应的比较快,其他各国也纷纷响应,只有英国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同意了。以后就进入了实质性谈判的阶段,谈得很艰苦,很细致,很漫长。最终通过三个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把整个欧洲,主要先是西欧统一起来。
        现在,欧盟用一个声音向外讲话。我们应该注意,很多时候,某个国家的领导人发表的言论,我们还习惯于认为那是一个国家的观点,其实现在已经变了,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国家领导人讲的话就代表整个欧盟的声音。
        对外用一个声音不容易,对内则更难。比如现在是欧盟时代了,相当一个统一的大邦联国家,那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特别是几个大国之间都曾经发生过惨烈的战争。欧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历史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欧洲人还是在做。集中法国、英国、德国等各国的历史学家,一起讨论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战争和一切问题,这里免不了要吵架,但终归会找到一个客观平衡的支点。然后,就写进统一的教科书,教育后代,永不再在欧洲打仗。
       
    [引用此帖] [回复此帖] [删除] [锁定] [置顶] [加精]
    冀树青
    级别:入学了
    积分:208
    加入黑名单
    了不起1楼 2009-01-03 17:53:51
              小渔村村长真伟大!
       [引用此帖] [回复此帖] [删除]

    [url]  ㄘ 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7 07:17 , Processed in 0.0558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