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繁花》的热播,上海的黄河路火了。每天前来打卡拍照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成了近期上海旅游热点。笔者认为,“《繁花》这么受欢迎,除了电视情节抓眼球以外,还因为里面的众多场景勾起了人们对上世纪90年代的回忆。”近日,笔者去广粤路“友间公寓”观看了一场摄影展——《上海相册》,透过展览中一张张老照片,找寻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缩影,捕捉久违的怀旧气息。
《上海相册》是“澎湃新闻”发起的带有实验性的跨界协作项目,即要求作家对摄影师的作品进行“盲写”。笔者也是第一次听说“盲写”,看了介绍才知道,有时当我们被限制在依赖文字、而非视觉信息的方式去感知和描述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盲写就是通过用手指触摸照片和文字,参与者将他们对照片的理解转化为文字,以此来揭示隐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天,笔者来到虹口广粤路76弄堂,几经打听,才找到《上海相册》展馆,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步入展馆,见墙上贴的、空中也悬挂了许多摄影作品和作家短文,“盲写”这一形式被充分展示。此时,展厅人不多,笔者慢慢地欣赏着一张张的照片,以及用文字描述出照片中的景象、人物和情感。此刻,笔者不停地用手机拍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眼前浮现出这座城市的种种记忆。
摄影展中有很多黑白照片,拍摄的是90年代的上海。那些老式的建筑、拥挤的街市、繁忙的交通都展现出了上海独特的生活气息。这些照片让我们想起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如何奋斗、如何生活的场景。笔者在《新民晚报》摄影师种楠摄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组黑白作品前,久久凝望着陌生又熟悉的情景。其中《上海换房风》《我用“巨龙”运冰箱》《热日下的“一行纵队”》非常真实。
摄影师种楠《上海换房风》作品吸引了笔者。1988年的上海,马路换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人聚在一起总会谈到房子,不过大家谈论的不是买房卖房,而是调房换房。那时候,马路上换房信息通常以一张纸条的形式出现,上面写着房屋的面积、位置、朝向以及一些交易条件等。这种方式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进入新世纪的上海,变得更加国际化,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区、便捷的交通网络,都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上海。其中,澎湃新闻视觉中心摄影总监许海峰一张《世纪之交的上海表情》,拍摄的是东方明珠伫立在大片低矮的房屋当中,格外引人注目。世纪之交这二十年的上海,城市也到处都在大拆大建。
参观《上海相册》摄影展后,我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地方。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我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在许多人不喜欢阅读的情况下,此次作品展融入“盲写”这种跨界合作,在摄影师只透露作品创作背景的情况下,让作家在信息迷雾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过往写出感受,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角和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