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杜国家博物馆是突尼斯马格里布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坐落在突尼斯城西北巴尔多广场上,始建于1882年,1888年建成,原名阿拉维博物馆, 1956 年突尼斯独立后改为现名,是一座规模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的非洲第二大博物馆,有“地中海南岸卢浮宫”的美称。博物馆是历代皇宫所在地,一座三层高的建筑。馆内有40多个大厅,展品分6个部分:史前期、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基督教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和希腊艺术品。上万件展品都是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展品中数量最多也是最享有盛誉的,是突尼斯各个历史时期的马赛克镶嵌画。 来到博物馆。在入口处一个牌子上记载了2015年这里发生的一起自杀式袭击,标明了19名被害人的名字作为纪念。 博物馆开放参观的有两层。一进门,迎面就是一副巨大的画作---《海神波塞冬的胜利》。据介绍,波塞冬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二哥,地位仅次于宙斯,力量强大,掌管海洋,愤怒时可以引发海啸,甚至干旱、地震。画面上,海神波塞冬居中,站在由4 匹海马拉的战车上,威风凛凛。左手拿着三叉戟,右手挥戈向前。周围由有56 幅椭圆形的,或者六边形的图案,上面画的是一个个骑着各种海兽的仙女。仙女和海兽的形象活灵活现。这幅画虽然是两千年前的作品,但色彩非常艳丽。导游说,这不是颜料好,而是由马赛克镶嵌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镶嵌画——长 13.40、宽10.25 米,面积137平方米,是 1888年在苏斯城出土的,也是这个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原来以为马赛克就是墙壁或者地面的装饰品,没想到这么精美。据介绍,镶嵌画首创在伊拉克两河流域,用卵石、粘土块、贝壳为材料,拼成各种图案,人们称它是“洗不掉的壁画”、“踩不烂的地毯”。腓尼基人将这一技艺带到北非,装饰在迦太基的宫殿、神庙、浴池的墙壁和地面上。后来,一代代艺术家将材料扩展到色石、碧玉、天青石、红玉、玛璃、珊瑚和有色玻璃,色彩越来越艳丽。突尼斯因此被誉为“镶嵌画之都”。多年战乱把迦太基的建筑物都毁掉了,但地面和墙壁上的一些镶嵌画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 博物馆的墙面和吊灯也非常讲究,绚丽多彩,纹路细腻,精美之极。抬头看屋顶是阿拉伯式的,中间的穹顶覆盖着金漆,显得富贵非常。
这里还有不少罗马时期的雕塑,一个个精致得令人惊叹。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特别注重对人物肌体,衣裙褶皱的刻画,每一个细节都异常准确,栩栩如生。可惜的是全都残缺不全,无法看到全貌。 一幅挂在木架上的镶嵌画,高 1.2 米、宽 1.22 米,两束聚光灯照射着画面,十分醒目,这是博物馆保存的另一件珍品---1893 年在苏斯城出土的《维琪尔肖像》。画中,诗人维琪尔(公元前 70~公元前 19 年)安详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握着诗卷,他的左侧是历史女神克丽亚正在诵诗,右侧站着悲剧女神美尔鲍曼娜,手里握着悲伤面具。这幅镶嵌画用了十多种不同色彩的石块,特别用上了绿色玻璃。 据说有一首歌颂罗马帝国起源的史诗《埃尼特》,相传是维琪尔所著,但是缺乏证据。而这幅画中那打开的诗卷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就是那首史诗,从而得到证实。镶嵌画成了宝贵的考古资料。此画在博物馆中的地位相当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在博物馆二楼墙上,还有一幅镶嵌画叫《尤利西斯和西莲斯海妖》,幅度为 3.5×1.4 米,是公元3 世纪的作品。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是在特洛伊战争中提出“木马计”的英雄,在特洛伊战争取胜后,乘船返航。在画中他站立船头,和战友们一起破浪前进。但是他的手在背后。据说这是他要求下属把他绑起来的。因为他们路过海妖三姐妹的水域死亡岛。画面上有三个人身鸡脚的海妖,她们常常用自己的歌声使得过往的水手倾听失神,航船触礁沉没,使得他们坠入海妖的血盆大口。为避免遭到诱惑,尤利西斯就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的水手们用蜡把他们的耳朵塞住。他告诉水手通过死亡岛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不久他听到了迷人的歌声。歌声如此令人神往,他向随从叫喊着要他们驶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但没人理他。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就这样英雄尤利西斯战胜了海妖。海神波塞冬虽然破损严重,但他的眼睛十分传神,一位著名画家慨叹:我用画笔都画不出这么精彩的眼睛! 还有一幅镶嵌画也是巴尔度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表现的是海神波塞冬和四季女人,是保存得非常好的一副画。仔细看,那些用马赛克拼凑出的肌肤,丰满而富有弹性,四季女神的眼神妩媚、传神,身旁还有四季的水果,工艺的精湛令人叹服,的确是神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