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临泽县古为雍州属地。 周、秦时期乌孙、月氏驻牧。 西汉时期为匈奴牧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河西四郡。县境设昭武县,因境内月氏驻牧时筑昭武城,汉县因之,故名,隶于张掖郡;始建国元年(公元前9年),王莽废汉立新,改昭武县为渠武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复改渠武县为昭武县。 三国属魏。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避司马昭讳改昭武县为临泽县;安帝隆安元年(397年),以临泽县地置临池郡(治临泽);隆安五年(401年),废临池郡。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县地并于永平(今张掖)县,临泽县置撤销。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吐蕃据甘州,县境属吐蕃;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被回鹘占。 宋为西夏所据。 元属甘州路。 明为甘州右卫地。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置甘州府抚彝分府(称抚彝厅),治所抚彝(今蓼泉),属甘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厅为县,属甘凉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抚彝县为临泽县,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泽县隶于张掖分区。 1950年,改属酒泉分区(后改称专署)。 1952年,县治由蓼泉迁沙河堡。 1955年,仍属张掖专区。 1958年,撤销县制。 1962年,恢复,隶于张掖专区(后称专区为地区),为张掖市辖县。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临泽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石膏、含碘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蛭石、石英石、水泥用灰岩、煤、铁、锰、铜、金等,集中分布在北部合黎山区。共有矿产地28处,其中:铁矿9处,探明储量819万吨;海泡石矿2处,探明储量18万吨;凹凸棒石粘土矿1处,探明储量6400万吨;石膏矿4处,探明储量1.1亿吨;蛭石矿1处,探明储量1万吨;水泥用灰岩矿1处,探明储量300万吨;煤矿、金矿、锰矿、铅矿、白云岩矿各1处,铜矿、石英石矿各2处。 临泽县境内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草本、花卉、低等植物、食用菌、有毒真菌等。野生植物77种,药用植物2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绵刺、裸果木,二级保护植物有沙生柽柳等10种。野生鸟类有4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二级保护的有大天鹅、疣鼻天鹅、猎隼、鸢、鹗等。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等。
临泽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临泽县辖5镇、2乡,共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0294人(2013年),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民族。 2013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3.77亿元,较2012年增长12.3%。临泽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9°51'—100°30',北纬38°57'—39°42'之间。东邻张掖市甘州区,西接高台县,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临泽县辖5镇、2乡,共71个行政村,总人口150294人(2013年),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11个民族。 2013年,临泽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3.77亿元,较2012年增长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