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458|回复: 11

放开手,让孩子们在社会和自然中求生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6-27 0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开手,让孩子们在社会和自然中求生存
           父亲当年对我的遗训是:学会玩“龙灯”,“龙头龙尾”都只个把人,要扎扎实实学会捏灯篓子(龙身)!——我以此训指导着我的一生;
           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天晴下雨,顺其自然;宁可养一个智力平平的普通劳动者,绝不拔苗助长造就一个后天人为的“精神病”!

            高考完了,看到本俱乐部网友余佳不辞辛劳地为小妹查分,其关爱之情跃然网间,着实令人感动,真乃“长兄长姐胜爷娘”啊!由此也想起了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爱,想起了我的孩子成长中的几件终身难忘的小故事。遂写下了上面的几句回复和下面这篇浑话。
           记得我女儿 6 岁还没入学那年夏天,她妈妈到黄石本系统帮助抗洪抢险多天未回家,而此间有一次,我因公到东西湖办完公事至夜晚11点多才回来,当时工资低,家里没留钱,我真担心孩子因此而饿了一天。当我半夜归来,竟看到我 6 岁的女儿正逍遥自在地坐在竹床上看电视呢。我赶紧问她吃了饭没有?她很自然地说:“吃了啊。”我问,“是隔壁同事的伯伯叫你吃的?”“不是啊,是我自己做的。”我大吃一惊:“你会做饭?”“是啊,我用鸡蛋炒的现饭吃。”然后向我说出了她怎样学着我们开启、点燃煤气炉子(当时还没有自动打火的装置),怎样挎鸡蛋,怎样放油爆鸡蛋、炒饭的全过程。我当时听了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大家中凡为人父母者一定可想而知,毕竟是个才六岁的孩子啊!我赶紧到厨房检查了煤气炉子的开关阀门,嘿,还真的关得好好的。
           女儿上小学期间,学校离家不到一里路,我们夫妻俩从来没有到学校去接送过她,总是自己去自己回。女儿上学期间一天放学时,因为一个男孩子调皮欺负她,把她的鞋子摔到路边水沟里打湿了,女儿竟然自己找到这个男同学家里,要求男同学的家长赔偿她的这双新鞋子,那位男同学的妈妈只好跟着我的女儿来到我们家再三赔礼道歉。只是因为我的女儿有几次贪玩没能自觉按时做家庭作业,一天,被我一气之下,骑着自行车把她扔到了离家较远的江汉路(当时我家住在临近一元路)。这时天色渐渐晚了,有一个老头子想哄她拉她到那老头儿家里去,她明知自己已身处困境,可死也不让那老头儿拉走,而是慢慢走到了循里门,用她后来的话说就是“站到尽量能让警察叔叔看得到”她的地方。出于生存本能,这天晚上,她找到了我仅仅带她去过一次的我的表弟家里,第一次向我的表弟和弟媳说了谎,说是“爸爸妈妈有事不能回”,她就自己来了。结果我们哭天喊地、后悔莫及地找了两天,接到我表弟的电话告知后,才把孩子找了回来。这是我一生犯下的最大的错误,险些铸成不可挽回的终生大错。从那以后,我的女儿一般都能自觉按时做好作业再去和小伙伴“跳橡皮筋”儿,学骑自行车玩。稍大以后,也曾和小姐妹们结伴到东湖、磨山等风景区游玩儿。
           还记得女儿长大了后,我送女儿到华师去报名上大学的第一天,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女儿让我喝啤酒吃一个菜,自己却吃从家里带出来的粑粑和面包。直至上完四年大学,每月伙食费总保持不超过300元,除特别必须的学习用品外,从来没有向我们大人瞎要过钱。要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是深有体会的。孩子在上学期间,还自己主动想办法勤工俭学,为商家走街串户上门推广洗嗍化妆产品,一个同班的女同学在上门推广产品时被一位房东骂了几句,感到很委屈,哭哭啼啼地向我的孩子倾诉,我女儿又用她自己多次挨骂受委屈后百折不饶的“推销”精神,鼓励那位同学“要想自己独立走向生活,就要受得起气”。女儿也有个别时候上当受骗。有一年暑假,一个厂家找大学生帮忙搞广告推销,完了之后去结算工资时,竟是人去楼空——辛辛苦苦白干了几十天,但是我的女儿没有哭,短暂的气愤和牢骚之后,又有说有笑地投入了新的学习生活。说实话,我们也不一定指望孩子上学期间为人打工真的能赚到什么钱,但孩子自己得到的锻炼那可是一笔万分珍贵的终身财富啊!
           孩子大学毕业后,要找工作了。尽管她妈妈一直“嚼”我作为一个“老公安”,对孩子上学、工作都没帮上半点忙,我也不能不承认这个准确得“千分之千”的事实,我只能鼓励孩子公开参加社会竞争,我不能把社会看得那么干净,也决不会看得那么灰暗,“一棵野草终会自然接受一滴露珠”,这就是我平生的信仰,我也把它传教给孩子。孩子记住了,凭自己的努力去找工作。受我的影响,孩子起先想进公安局当公务员(民警),在公安局的一次公开面试中,孩子由于身高不够,“面试第一关”时工作人员连她认真填写的简历表看都不看一眼就扒拉扔在一边了,对孩子不能说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我的孩子没有因此气馁,她一边先在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从事“幼教”,一边上网查阅“招聘信息”,终于,孩子如愿以偿,在一所环境条件都较好的学校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看得出,虽然辛苦些,可孩子的情绪很乐观豁达,对现在的工作是珍惜的,安心的,和同事们的关系也是融洽愉快的。
           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纵观孩子的成长经历,作为我—— 一个对孩子前途没有任何能力的父亲,我的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孩子是社会的一粒微分子,也是大自然的一颗微细胞,大胆地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荡江湖”,在社会中求生存,在自然中去奋斗吧!!


                                ·原发楚天都市报俱乐部·楚天茶社·


    [url]  ǒ ǒ ǒ

    该用户从未签到

    毛海根 发表于 2009-6-27 05: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 爱----------重千斤

    138519138519 138519 [/img] | |
    匿名  发表于 2009-6-27 19:02:14
    绝不拔苗助长造就一个后天人为的“精神病”!  


    [url]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7:51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周增恩 发表于 2009-6-27 1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让孩子们在社会和自然中求生存

    138065138065 138071 [/img]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21:11
  • 签到天数: 76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陈学义 发表于 2009-6-27 22: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学义 于 2009-6-28 00:42 编辑

    用素朴无华的语言,流畅地说出了至理名言。好棒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南征 发表于 2009-6-27 23: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言道“女儿像父亲”,不仅是体貌,还有性格、秉性和才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7-1 0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素朴无华的语言,流畅地说出了至理名言。……!
                                 陈学义 发表于 2009-6-27 22:26

                      本帖最后由 杨铭志 于 2009-6-30 17:35 编辑
    很难得的育儿经,有时间多写写,帮助更多的家长教育好下一代。
                 回复:人淡如菊 发表于 2009-6-30 11:46

          谢谢大家回帖鼓励!青少年教育确实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从1989春夏之交的“**事件”之后,邓小平等多位老前辈和国家领导人就曾经叹息“最主要是教育失误”。
          现已听闻多家媒体报道过少数中学生、大学生经不起被人“轻视”、“委屈”、“失恋”等一时的“沉重打击”而自杀的事件,看来还是要想办法在青少年中进行“人生价值观”和“强化生存意志”的教育,以树立起新时代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大国家,没有“精神支柱”是站立不起来或者是站立不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主要的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有趣的是,西方国家却非常注意引进东方的文明和我国的“民族精神”。有信息表明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都把我国的“红军长征精神”引进他们的“校园教育”,有的企业还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自己的“企业精神”。
          实际上,我们国家有“三大资本”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三大资本”就是:老红军的“长征精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的“公仆精神”,倘若能在青少年基础教育中强化贯穿这“三大精神”,待青少年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各个岗位后,势必自然减少很多“社会麻烦”,因为这“三大精神资本”的根本意义无非六个字,就是“坚强、爱人、不贪”,以此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点,一旦生效,相对来说,社会风气是不是要比现在这样好得多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马开训 发表于 2009-7-1 2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7-1 2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8# 马开训

    感谢大  家的关注“助威”!
    感谢千里马兄弟精心制作的礼物,
    真精巧啊!很喜欢,再谢!!
    匿名  发表于 2009-7-2 06:35:58
    回过头来看,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青少年的方法是很正确的,虽然让年轻人吃了不少苦,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利在千秋的。当今的领导若有他的魄力,让青年人走与乡村相结合的道路,会大大加速城乡的发展的,现总理那样为大学生的就业奔走、呼吁。只能表达政府的关心,基本上无济于事的。看到大城市都快挤爆了,污染、噪音、喧嚣包围在身边,真该大声疾呼:赶快撤离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7-2 1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过头来看,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教育青少年的方法是很正确的,虽然让年轻人吃了不少苦,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利在千秋的。当今的领导若有他的魄力,让青年人走与乡村相结合的道路,会大大加速城乡的发展的,现总理那 ...
                     Guest from 219.140.161.x 发表于 2009-7-2 06:35


    .       这个帖子回得何其之好哇,回帖人很有战略眼光,绝对不是“吃素”的。顶一把!!

    该用户从未签到

    聂林根 发表于 2009-7-3 0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能这样教育小孩的父母不多了,所以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养成“啃老族”,不想工作、不想吃苦,杨兄是一个称职合格的好父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5 09:51 , Processed in 0.0616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