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千针万线成一统 千家万户为生存 1953年,农村为了集中办学,把我们湾子旁边的新庙小学撤消了,我们就近入学,于是我们就转学到了徐家湾小学。这时正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徐家湾小学设在没收地主的院子里面,旁边就有一个裁缝铺子。说是铺子,其实就是一个师傅带了几个徒弟。这些徒弟都是16、7岁的小伙子。我就觉得奇怪:这缝缝补补的事情都是家庭妇女们干的事情,怎么这学裁缝的却都男孩。这个问题我很长时间都没有相通,后来才知道,这裁缝是要上门服务的,传统的女孩是轻易不出门的,即使是会缝缝补补也只能是给家人做,不能走村串户抛头露面。 我们课间休息时也没有地方去,有时就到隔壁看看稀奇。只见裁缝铺堂屋左边靠墙有一个木板搭的案子,裁缝师傅每天在那里裁裁剪剪。一会用竹尺量一量铺在案子上的布,一会又用一个粉块在布匹上划着各种各样的线条,然后他再按照布匹上的线条把一块布剪成各种各样形状的布块,剪好后就顺手交给徒弟。徒弟接过师傅的布块自己拼拼凑凑,大致固定后就开一针一针地缝起来。他们各自拿着师傅交给的布块,认真地在那里穿针引线忙个不停。 一件成衣到底需要多少针才能缝制起来,至今无人统计,但是常常有人用千针万线来形容缝制一件衣服,可见这一件衣服在当年没有缝纫机的年代有多难。 就在这个裁缝铺的徒弟里面,有一个徒弟是我们后面詹家湾的木生。他比我年长几岁,小学毕业后就到这里学习裁缝手艺。他学手艺吃住都在师傅家里,跟着师傅承接一些缝纫的活。有活的时候就做衣服,没有活的时候就帮女主人做家务。当年只要是学过徒的无论什么家务活都要学会做,所以许多小伙子三年出师以后,生活自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师傅不仅教会了徒弟的手艺,也同时教会了徒弟生存的本领。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好奇地站在裁缝铺大门外面往里面看,只见木生正在拿着圆形的布在缝制,我们趁师傅不在的时候,就悄悄地走到他的跟前看个究竟。当我近前的时候就明白了,他是在缝制一个布帽子。帽子顶上是圆形的,正前面还有一个半月形的帽沿。他告诉我这帽子是圆形的不好缝,如果缝制不好,帽子就不能成形。正当我们交流的时候,一声铃声响起,我匆匆回到教室,不在思考木生给讲的事情了。 裁缝在家里干的是湾子里一家一户的零星活,有的家里有一二件衣服要做,用不着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于是就把布料和衣服样子送到铺子里来,约定好时间再来取衣服。如果做的衣服多了,那就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来做。 有些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在姑娘出嫁之前要做一些嫁衣,这个时候便会姑娘们喜欢的布料准备好,然后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来做。这样一来可以量体裁衣,又可以集中时间突击完成任务,而且请裁缝到家里来做衣服是按天付工钱,相对比较便宜一些。 请裁缝师傅到家里做衣服是要管饭的。早上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吃过早饭就开始干活,直到晚饭过后裁缝师傅才回家。尽管是按天付费,但是依然是有规矩的。师傅一天做多少衣服也是有标准的,如果没有达到标准,裁缝师傅会自动减少工钱。只有这样他们手艺人才能在四里八乡有了信誉,乡亲们才会主动请他们上门做衣服。 除了嫁衣外,出嫁讲究几铺几盖。过去老百姓自己织布,所以土布比较多。无论是铺的还是盖的,都是由多幅拼接起来的。多数大家都是自己缝,但是也有人家趁请裁缝师傅之际,一起让师傅们去做。这样不仅做的快,而且质量也比较好。所以大家为了一举两得,也就一并都解决了。 多数人家请来裁缝师傅时,就在自家堂屋里用门板或者是铺板临时的搭一个案子,这样师傅裁衣服就比较方便。裁缝师傅自带一个布包,布包里面大致有剪刀、尺子和一些针线之内的物品。致所以如此简单,主要是裁缝的技艺全在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工具,尽量减少携带无需过于繁琐,另外也可以减少夹带边角布料的嫌疑。 七十年代缝纫机问世候,做衣服的工效大大提高。成衣的购买也慢慢增加,农村请裁缝到家里做衣服也就成为了历史了。 二〇一四年四月八日
[url] Κ Κ 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