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实地勘察先登山 到达平时中学后,我们来不及休整,第二天就开始了实地勘察。根据上级给予的行动方案,我们必须到指定地点查看地形,然后对兵力进行布置。我们一直认为海边应该是平坦的地形,宽阔而漫长的海滩,其实不然。我们勘察地形的第一天就面临海边的一座比较高的山,因此,到实地勘察首先必须登山。 浙江沿海地区地势复杂,地势起伏很大。虽说是沿海,但是海边的大大小小的山脉矗立在海边。有的随着海岸线延伸,形成悬崖峭壁;有的从海岸往内陆提升,逐渐向上增长成为山地。从实际情况看,海边的山绝对高度并不是很高,最高的山也只有200米左右。但是,这山是从绝对海拔开始的,因而相对高度与山地的海拔高度几乎是一致的。有的山路非常陡峻,攀登起来难度很大。 我们遇到的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山高,而是部队多年来在平原地区生活,很少有登山锻炼的机会,突然登山感觉非常吃力。 我入伍后也经过几次的爬山锻炼。1964年我们部队拉练到鲁山,大家全副武装进入山区。但是那种爬山尽管绝对高度很高,但是我们是逐步走到山上去的,每天上去也就是百十米,这样也感觉不到爬山的辛苦;1965年我们进入薄山水库游泳,水库在山区少不了爬山,那只不过每天固定在驻地与游泳场地之间,时间长了慢慢大家都习惯了;1966年打坑道我担任勘察任务,每天要完成任务必须从一个山头爬到另一个山头。开始爬山很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大家都适应了爬山,后来每天爬山如履平地。这次我们是突然接受到了任务,平时也没有进行爬山训练,突然来到浙南沿海勘察地形,所以登山就成为我们必须克服的防碍。 浙江沿海的山势陡峻,沿海地区的农村大多居住在山下比较平整一些的地方,他们要想出山,就必须翻山越岭。因此他们在长期的锻炼下习惯了这翻山越岭的生活。因此,在山间村庄之间,或者是到集镇的山地踩踏出来许多山间小道。这些小路有的沿着山脊顺势而上,有的直接顺着山势向止攀登。好像城市里的楼梯,只能一步一步的拾级而上。我们爬山不到半个小时,一个个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以养精畜锐好继续攀登。 当地的老百姓上山却显得相当轻松。当我们上到半山腰的时候,一个中年汉子挑着一担稻谷,不紧不慢地从我们身边经过,不到一只烟的工夫,他已经登上了山背,很快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一个中年妇女,身上背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也疾步如飞地与我们擦肩而过,丝毫没有看到劳累的感觉,她行走在这陡峭的台阶上步伐轻盈如履平地。看到她远远离去的背影,让我们这些年青壮实的男子汉们不得不感到汗颜。 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奋斗,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别看这座山内陆一侧十分陡峭,朝向大海的一边却是一道道平缓的山梁向着海边延伸出去。这座山似乎与大海有着深情厚谊,他们静静地相互守望相互依念。 到了实地我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在这里设防的真正用意。这一道道的山梁延伸到沿海海滩比较开阔,有利于敌方从海上登陆。而且一旦占领了附近的山区,对大陆内地形成重大威胁。这里地形不仅便于抢占滩头阵地,而且只要占领了这个山头,也能迅速巩固阵地。因为朝向大陆的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一旦把这里丢失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这个阵地在整个抗登陆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明确了阵地的重要性,大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责任感。我们稍事休息后,各个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成了若干个勘察小组,分别根据自己的作战任务,分别对这个地区进行细致的勘察,根据现场选择确定排兵布阵的具体位置。我们炮兵主要是选择适合完成射击任务的炮兵阵地。其中包括直射火炮、迫击炮和作为保护指挥机关的高射火器的阵地。 按照规定的时间勘察结束后,大家集中起来向李团长汇报勘察后的部队现场配备方案和火力部暑。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很快意见统一了,李团长当即拍板定案。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日
138073138073 138073 [/im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