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平安到达平阳县 经过前两天的乘车,大家都感觉到非常疲劳。到达丽水后吃过晚饭大家都早早地休息了。战友们都知道一个道理:行千里,半九十。我们还有一天的行程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都有精力应付最后一天的颠簸。 清晨,我们按时起床洗漱早餐,8点准时出发了。这几天老天爷比较给力,连续三个晴朗的天气,虽然天气热了一些,但是比起下雨时拖泥带水好多了。这对于我们在山区长途行车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过去我们拉练都是徒步行军,看到兄弟部队乘坐汽车拉练,那个羡慕嫉妒恨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因此,大部队拉练时安排有车部队行动与步兵部队一般都是错开时间和空间,有时候实在没有错开,就选择在晚上照面,尽量减少车辆拉练部队对徒步行军部队的影响。1972年冬季拉练时,军部就是让炮团夜间通过的。尽管如此,汽车卷起的灰尘铺天盖地,弄得我们步兵部队苦不堪言。 这次我们是小分队行动,按说行动比较自由,每天的行程也不算太远,而且大家都不用走路,比起用步伐丈量里程应该说是好过多了。但是,用老百姓一句通俗的话说“条条蛇都咬人”。徒步行军有困难,乘车也有乘车的苦处。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山路艰难危险,道路不平汽车颠簸给车上的人带来疲劳。另外我们此次行动,为了确保野外生活水平,减少勘察地区物价过高的影响,采取尽可能多携带生活物质。这样造成了车上比较拥挤,更加增加了乘车中的疲惫。 我们乘坐的解放牌汽车是经过改装的,汽车两边的车梆可以向内放成九十度,下面用槽钢斜撑在车箱底部。乘车的人员分坐在汽车两边放平的车梆上面。坐上车后一是很拥挤,根本就没有活动的余地。如果谁要改变一下姿势,身边的其他战友必须主动配合,否则就不能动弹。二是车梆都是木质的,不如客车上的硬座,这一路颠簸下来腰可是像撒了架似的难受。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了两天乘车以后,大家都有些劳累的感觉。 我们是执行军事任务,并不是游山玩水。因此,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得克服。好在只有三天的时间,大家咬牙坚持一下也就过来了。 行军的第三天,我们从丽水出发,途经青田直奔平阳。浙南的山水我是第一次经历,这里与河南是大相径庭。不管到那里,处处都是青山绿水。特别是我们正置盛夏,漫山遍野都是野花点缀香风扑面而来,花丛中蜂飞蝶舞好一派江南风光。汽车行驶在这风光秀丽的山川之中,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对于连续乘车的疲劳多多少少也有所缓解,大家的注意力也都从疲惫中有所转移。话题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情绪也比前两天有所好转。特别是进入温州地界后,山上的经济作物有所增加,除了竹林外,茶叶、桔子、核桃之类的果树随处可见,而且有的还果实累累的挂满枝头,俨然一幅丰收在望的景象。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一行终于顺利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温州平阳县中学。眼前的这所学校非同一般。门楼上面横书着“平阳中学”四个大字看来有些年头,但是依然异常醒目清晰可辨。字体书写的工整得体,看上去应该是书法大家的手笔。 学校大门古朴讲究,俨然一幅学府的气派,尽管饱经历史沦丧,但依然显得整齐气派。虽然是一所县城中学,但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门上的图案让人觉得似乎是一所高等学府。 当我们的汽车开进中学大门的时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这个学校有过人之处。整齐的校舍墙上粉刷成暗红色,教室排列得整齐有序,教室外面的走廊也是统一标准,就连学校的门房都是整洁美观。院子里绿树成荫花坛密布,把整个校园装扮得如同花园一般。 教室里面更是井井有条,桌椅虽然不是很新,但是看上去整齐划一完好无损。从这些教室的摆设和教学用具的完好上就可以看出学校的管理井井有条实属上乘。 经过我们侧面了解,原来这所学校始建于1938年的老学校。解放后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了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许多优秀杰出的人才。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ur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