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454|回复: 35

岁月如歌(初上高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09: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如歌(初上高原)
        1970年8月,应该说是盛夏酷暑,我和一位同事带上毛衣、绒衣等防寒衣物到青海出差。头一天在西宁过夜,住西宁大厦,用现代话说叫“标准间”,一夜3元,这是当时规定的最高标准,上海和平饭店、杭州红楼饭店、南京江苏饭店、、、都是这个标准,武汉扬子江才2元。生活补助才2毛一天,青藏新和甘肃农村3毛。出发前,听复员老兵们说过,很冷很苦,我不太在意,咱也是军人出身,怕啥?青海那时才120万人,西宁市占四分之一强。我们的目标是黄河沿,玛多县城,天气预报地图上都能看到的扎陵、鄂陵姊妹两大湖所在地,是黄河源头。从西宁上长途汽车时,有人问我们“上哪儿?”我说上“玛多”,乘客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俩,我看别人,嘿,都是皮袄、大衣呀,汉人藏民全都裹着!
        车上日月山,山下青稞未黄,山上寒气袭人,山峰白雪覆盖,人常说“过了日月山儿子不认老子”,是说环境恶劣,只能自顾。山上有文成公主庙,她就是从此走进藏区的。这时,我才发觉衣服少了,难挡风寒。就在这一刻,我忽然想起,我第一军的老前辈们1949年9月6日兵不血刃解放西宁,不久组建骑兵旅,向玉树进发,走的就是这条路,其艰苦可想而知。在山上,感觉到呼吸比较吃力,但毕竟年青,高原反应并不明显。下了山便到了倒淌河小镇,因为别的河流都向东流入黄河,而这条小河却向西流入了青海湖,好像“倒淌”了。
    这个小镇极小,但很重要,很有名,地处交通要道,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走到这里,刚进入藏区,就不想再走了,想回头回长安,于是河水倒淌了。经随行的奶娘劝说,她又继续前进,向玉树走去。玉树有一座很大的文成公主庙,纪念这位伟大的使者。
        离开了倒淌河,直奔洽卜洽(共和),这是海南州府所在地,在青海,这里算是个“大地方”,藏民多起来了,但也只有内地小镇那么大。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饭菜开始贵起来了,水味也有苦涩感,肚子也开始“咕咚”了。再出发,一路不见人烟,更无村落,只有草原,偶尔能看到难得一见的帐篷、藏狗、牛羊群和藏民一家人。车里30多个人,除了汉民还有几位藏胞,他们是到西宁采购的,物品塞满了藏袍的上部,胸前鼓得高高的,多半是火柴、盐巴、湖北蒲圻赵李桥的茯砖茶,还有白酒、罐头。年轻些的藏胞衣着汉化明显,也通汉语,但生活习惯还未大变。在倒淌河下车休息时,在我前面下车的一个女藏胞蹲在车门口外,我以为她在系鞋带呢,她站起来时,人们都发现了:哦,小便,但都装作没看见。其实她是个年青人,长藏袍干净,绝不是牧民。
        孤独的车在简易公路上跑着,所见来往不多的车辆,除了几辆班车就是到西宁拉粮、菜的卡车,因为每年封路长达半年以上,必须作好储备。行人是绝不会有的,而穿行在公路上的“蛤拉子”却很多,它的学名叫旱獭,肥得滚瓜溜圆,毛色发灰发亮,公路上常有压死的。前些年听说广东人拿它当美味佳肴,我听了都害怕,那小东西可是鼠疫的传播者呀,我国鼠疫多从青海高原开始,“蛤拉子”就是祸首之一!它是草原害鼠,打洞破坏草场。
        远处是不见首尾的群山,很多在雪线以上,积雪终年不化,看上去很壮观、神秘,那是阿尼玛卿山脉,我们要从花石峡(山口)越过继续向西南,这是古时候通向吐蕃的要道。汽车开始爬高,越来越高了,我呼吸渐感困难,胸口受压感加重,头部有许多只鸡在里面叨米的感觉,有爆炸感,这才是高原反应,我凭生第一次尝到这滋味!此时,一个从安徽到玉树去的30多岁的妇女和她13-4岁的儿子晕过去了,人们一面给他们掐人中,一面叫司机加油翻过山口冲下山。开始下山了,快到山下时,母子俩苏醒过来了。人们听说他们要去玉树时,又开始担心了:这样的体质,明天过巴颜克拉山又要遭罪了。他们可能来自低海拔的平原,我在近1700米的兰州待了两年多,身体比他们好,也感到难受,他们的反应肯定更重。
        天晚了我们都住进了花石峡食宿站,绝无第二选择。食宿站就像古代的驿站,是专为过往军人、行人车辆提供食宿服务的。吃的饭菜简单,贵一些了,卤牛肉很不错,每斤3元,在兰州2分一斤的白菜这里要3毛了,15倍呢,在那个年代算天价了。住的房间里炉火取暖,盖厚被子,但要出去方便可就不方便了,冻得打哆嗦,上牙嗑下牙,这就是高原的特点——昼夜温差超过20度,在倒淌河还吃西瓜呢,这里却比寒冬还冷,怪不得山上的雪终年不化呢。
        早晨吃饭没食欲,头昏脑胀,肚子也发胀,但还得继续前行。坐在车上看,都是草原,离开洽卜洽后就没见过树。很显然,车在爬高,因为高原反应没有缓解。现在车上有空调,有录像、电视,有卧铺,而那时的车上连个音响也没有,收音机在这里没用,坐在车上也不愿多讲话,只有单调的发动机声。烦闷难熬。中午时分,到了玛多县城车站,总算到了目的地了。
        车站就是一间小屋,孤零零地立在公路边。下了车不想动,头疼恶心,太阳很好,但还是觉得冷,小风如刀,吹过来就打寒颤。更令人难受的是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很快就让你的细皮嫩肉变红、变紫、变黑,让你“长”20岁。我俩靠墙席地而坐,晒太阳,懒得动,晒了一会,不情愿的地向县城走去。
        这是个什么县城,不过30来户人家,稀稀落落地分布在草原上,大概都是县工作人员的家属。几个藏民女人孩子打闹嬉戏,他们没有高原反应——习惯了。我们直奔县革委会,先完成外调任务。在和工作人员交谈时得知,这里的二级工月工资96元!北京38丶6元,我的工资47丶97元(估计武汉不过35元),青藏高原的工资是全国最高的。那位工作人员说:“你们来吧,不用费什么事,来就行。”我说:“你给个县太爷我也不来,受不了啊!”我们围着火炉烤火、谈话,肚子里“咕咚”不停,水太苦涩了。火炉上熬着赵李桥的砖茶,红黑色的茶,看上去就不爱喝,可是,我只喝了两小口,肚子立马不“闹”了,舒服了,真神!草原水重难喝,怪不得一块老叶子压的破砖茶能换藏民的两张羊皮呢。那个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你送藏胞一块砖茶,比什么都好,他会把你奉为上宾。他们最敬重门巴(医生),千里高原没有救命、接生的呀。
        离开县委,住进接待站(也是招待所、县食堂、食宿站),晚上刚要休息,进来了两个穿发灰藏袍、挂着大小腰刀、匕首的藏胞,脸色黝黑,也不跟我们打招呼——语言不通。这一晚难以成眠,一是高原反应,二是紧张害怕,头一次与藏民同室共居,不习惯。
        第二天,还到县里聊天,遥望蓝色的扎陵、鄂陵湖,想去看也不可能,县长的交通工具也只是马,哪有我们的分儿。从洽卜洽到玛多,汽车跑一天,只是从这个县到那个县,路上除了花石峡食宿站,再没有任何村落。班车来了,上车往西宁返,在洽卜洽过了夜,第二天中午又住进了西宁大厦。一身轻松,反应全无,其实,西宁的海拔也近3000米,但我很适应。晚上看电影,前面坐两、三个黄陂人,我一听口音便知,和他们拉了几句家乡话,好亲热呀,真是“无陂不成镇”。当时的西宁实在不怎么样,横竖两大街,一会就逛完了。工厂多是上海迁来,还有几个保密厂,后来才知道,第一颗原子弹就是这里干出来的,海晏县的原子爆轰试验场已经向游人开放了,铀浓缩工厂就在我们石化公司附近。今天的西宁已今非昔比了。
        西宁和全青海都是我们一军解放的,还从这里出发参加了昌都战役,这比进军西藏一点也不差,青藏高原环境太恶劣了,20年后我坐车都这么难受,老前辈们凭两条腿是怎么熬过的呀,我前文中提到的老首长们,遭过多少苦难、、、我可以想象到了。老军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令我肃然起敬。我68年4月下旬返商时,听老首长们说,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集结出发地就是兰州石化所在的西固城西柳沟。他们参加过兰州战役,又从兰州走向朝鲜、、、
        我很荣幸,重走了“一军路”!我相信,没几个人作到这一点。
                  纯正老兵     余敦山   离队45周年时

    [url]  巛 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3-5-6 10: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去过西藏,甚至连西北也没去过,不知道那里的情形,这是第一次听说。见识了。

    [url]  ⺧ ⺧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1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去过西藏,甚至连西北也没去过,不知道那里的情形,这是第一次听说。见识了。[/quote]
    给你弄个“易地为官”,接韩先楚、杜义德的班,任兰州军区候补司令、、、、

    [url]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3-5-6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弄个“易地为官”,接韩先楚、杜义德的班,任兰州军区候补司令、、、、[/quote]
    下一辈子再说吧,这辈子是不行了。谢谢!

    138510138510 138510 [/img] i i i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3-5-6 15: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那个地方看来这辈子也无缘光顾了。我只去过新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同林 发表于 2013-5-6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走"一军路",山川依然旧,不忘前辈苦,到老军情厚。{:soso_e179:}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16: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同林 发表于 2013-5-6 15:47
    重走"一军路",山川依然旧,不忘前辈苦,到老军情厚。

    解放玉树这条路比进军西藏还苦,一军参加昌都战役一直在高原藏区,环境恶劣,可想而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8-20 15:4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5-6 17: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的“岁月如歌”读来亲切。我是去年从云南自驾进藏经阿里到新疆,没走青藏线。今年或明年打算从川西北阿坝进青海到鄂陵湖再去贵德(听说天下黄河贵德清)然后转到甘肃张掖······黄河源一直是梦想去的地方。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17: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5-6 17:15
    前辈的“岁月如歌”读来亲切。我是去年从云南自驾进藏经阿里到新疆,没走青藏线。今年或明年打算从川西北阿 ...

    一定到贵德,“天下黄河贵德清”,碧水如带,去扎湖太绕远了,建议:贵德——青海湖——敦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3-5-6 1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庆贺大哥重走了“一军路”,真是难得,羡慕了!我沒去过青海,经过您这栩栩逼真的描写,与同身临其境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3-5-6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辛苦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3-5-6 20: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05年受西宁战友之邀,我和几个老战友到青海转了几天,青海湖、原子城、黄河源头、塔尔寺等地方,最高到了海拔3500米高的地方,我们几个老傢伙感觉还行。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20: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3-5-6 15:21
    辛苦了。那个地方看来这辈子也无缘光顾了。我只去过新疆。

    新疆好,青藏高原人烟稀少,高寒缺氧,不适合旅游,还是江南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21: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深耀 发表于 2013-5-6 20:17
    老兵辛苦了

    也算是一次经历吧,当时年轻,现在去也瘪茄子罗。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2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3-5-6 19:33
    庆贺大哥重走了“一军路”,真是难得,羡慕了!我沒去过青海,经过您这栩栩逼真的描写,与同身临其境一样。 ...

    那个滋味尝一次终生难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5-10 06:58
  • 签到天数: 6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任深耀 发表于 2013-5-6 21: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21:05
    也算是一次经历吧,当时年轻,现在去也瘪茄子罗。

    瘪茄子也是自然规律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3-5-6 21: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容易,国家不发展起来,这西部生存都不宜。67年我在兰州附近转过真够穷哦!青海可想而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3-5-6 21: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6 20:59
    新疆好,青藏高原人烟稀少,高寒缺氧,不适合旅游,还是江南好。

    青藏我是不能去了。去了也受不了。不过兰州是个好地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5-7 1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纯正的老兵,经历的事就是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余敦山 发表于 2013-5-7 13: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深耀 发表于 2013-5-6 21:52
    瘪茄子也是自然规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5 05:20 , Processed in 0.0783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