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探源》
毛海根 原创
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享有“文化圣山”美誉的中岳嵩山和《西游记》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渊源呢?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灵感源于嵩山!这听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牵强附会,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西游记》故事里追寻到一连串的蛛丝马迹。吴承恩要创作《西游记》,唐僧唐玄奘是其必须追寻的人物之一。唐僧故居在嵩山西麓的偃师,玄奘取经回来,奉旨重修位于嵩山北麓巩义的慈云寺,并在此开演大法。吴承恩要创作《西游记》一定要寻着这个线索去找寻创作灵感。
据巩义老人宋殿兴考证,吴承恩曾在唐僧讲法的慈云寺长期居住,在慈云寺周围五十三峰源于佛教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即善财童子经过五十三难终成佛,这五十三难终成佛的故事给于了吴承恩在《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难取真经的创作灵感。唐僧是《西游记》里主人翁,唐僧出生在嵩山地区,那么其另一主角孙悟空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如果吴承恩曾经居住在慈云寺,距慈云寺向南仅数十公里的嵩山南麓登封应该是吴承恩的必去之地,位于嵩山南麓的启母石是不是吴承恩塑造孙悟空的灵感之处呢?!传说启母石是由大禹妻子涂山氏怀有身孕的化身,在大禹的感召下,巨石崩裂而生夏启,这与巨石崩裂而生孙猴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山启母阙石刻上就有大禹化熊的神话故事)。孙猴子出生后曾在花果山水帘洞谋生,启母石向东在嵩山的东麓有一处著名风景区卢涯瀑布,花果满山,有一巨瀑从百米高的山崖飞流直下,其瀑布下方向内凹进,站在凹处向外张望,飞瀑像一道帘子挂在眼前,吴承恩通过气丰富的想象力将其命名为水帘洞应该是实至名归的事了。再看嵩山余脉位于登封和巩义交界处的五指岭,因山顶有五个状如五个手指的山峰而闻名,孙悟空被如来佛的压在五行山下,孙悟空生在嵩山,生活在嵩山,又被压在嵩山余脉之下,故事情节就顺理成章了。
从嵩山向西数十公里的洛阳龙门石窟大佛又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大雷音寺提供了创作素材,《西游记》里的故事原型都可以在嵩山地区找到出处,唐僧的坐骑白龙马是小白龙的的化身,在嵩山九龙潭附近民间就有少女焦龙姬生九龙的传说。传说,在很早以前,翟营村里有一个美丽的少女焦龙姬,虽家境贫苦,但勤劳善良,能耕善织,还常常上山砍材,到溪边洗衣。 有一天,龙姬又来到溪边洗衣,正对着溪水流妆时,突然从水中瞧见身旁出现一个男人,急忙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道士站在身后,忙说:“你是个道人,为啥偷看姑娘梳妆”道士说:“我这出家之人云游四方,刚才从山上下来,荆棘挂烂了道袍,想请你帮我连补一下。”龙姬就穿了九次针,用了九根线,在还道袍时,道士却说,你穿了九次针,用了九根线,道袍上留下了九跟线头,请你把线头抽下来吧!龙姬就用牙齿咬线头,谁知每咬一根,线头就在嘴里化了,正感到奇怪时,道士却不见了。 龙姬的父亲非常耿直,他听到村中传的流言蜚语,看到女儿肚子越来越大,就追问龙姬和谁干了败坏门风的丢人事,龙姬一口否认。父亲暴怒,要打死龙姬,龙姬母亲怜惜女儿,趁黑夜偷偷地把她放出家门,到哪里藏身呢?龙姬想来想去,只好来到经常砍柴洗衣附近那个深山谷的石洞里,再不愿出来见人。每天百鸟给她噙来野果充饥解渴,这样一直渡过了九个艰难岁月。 到第十个年头时,天气大旱,河水断流,树叶凋落,庄稼枯萎,百姓到外祈雨。龙姬梦见母亲也因干渴和思念女儿病得十分厉害,伤心地从梦中哭醒。这一哭不打紧,只觉得腹中一阵疼痛,接着一连生出九条金光闪闪的龙子,个个喷云吐雾,大雨连降三天,雨后在沟里溪水中各占一潭,潜入水中,龙姬也变成了一尊佛像。 后人为了纪念龙姬为人民造福的品德,便在道士悬崖饮马上部建了一座“九龙圣母庙”,把山沟叫“道袍沟”,把水潭叫“九龙潭”。
小白龙的身世也就有了出处。沙僧曾经居住的流沙河与黄河(常年流沙)也极为接近。
我们再看看巩义宋殿兴老人对《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故事的考证,在《西游记》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描写了狮虎怪作乱的故事,其故事情节与慈云寺的民间传说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吴承恩曾经居住的巩义慈云寺东边有一座狮子频吟峰,相传,青龙山关楼前原有一只守门雄狮,由于受慈云寺灵气熏陶,每天晚上入静时分来到现在狮子频吟峰处对月朝拜。久而久之,它通过吸收月亮的精华,炼就了一颗状似月亮大小的熠熠闪光的仙球。一天夜深人静,正在寺内坐禅的摄摩腾高僧,忽然听到从遥远天际传来一种声音,说是守护山门的雄狮,不日将修炼成仙到天廷候职。他闻听此言,急忙驾雾来到云头,果见那里银光闪闪,雄狮正昂头蹲卧,把含在口中的那只光球缓缓地吐出送向天空,又徐徐地将其收回置于腹中,然后再吐,再收……他正看得仔细,那光球停在半空不动了。原来雄狮发现空中有人,不觉一惊,功力失去了控制……摄摩腾原本是来点化雄狮继续留在青龙山镇妖驱邪、造福百姓的,不想一见此状,心急之中拔出宝刀,运足佛力,一把斩了过去。只见光球飘然而去(传说化成了一座宝塔,也就是后来的“祖林”,即《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中所刻“祖林”二字的放光古塔;至于那只雄狮,在老百姓心中成了能镇妖驱邪的神的化身,并作为镇山之兽雕刻成一雄一雌两尊石像立于青龙山关楼门前,再后来也作镇宅之用在民间流传至今;石狮口中所含的那个光球,就是它炼就的那颗仙球了,这自是后话),他的宝刀却化成了一座山峰,压在了正在修炼的雄狮身上。从此,这只雄狮就只能长吟于山下。这座压住狮子的山峰,人们就叫它“狮子频吟峰”。《巩县志》中的“山刀尖”,就是当时宝刀尖化为的这座山峰。
如今,在慈云寺东的四周绝壁之中,状如狮子被山峰所压、头部外露的一座小山,看上去就像一只蓬头大耳、巨目圆睁的雄狮在日夜嘶吟着,想象力丰富的人还会觉得它好生可怜!
吴承恩在慈云寺附近居住时多到此处,看到那被压的“狮子”,才写出了《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五行山”所压的情景: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这“五行山”就是巩义和登封交界的五指岭。因这五座相联的山,状如手指,故叫五指岭。吴承恩把如来的五指,写成五根肉红柱,也是吴承恩在此居住时到五指岭游看,见到这如手指般的五根石柱,才构思出如来那巨大的手掌。他在《西游记》中写道: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王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自有土神监押,是吴承恩在那慈云寺附近带游看时,见到了一座土地庙而后构思的。这座小土地庙,就在今南山口地带。
嵩山地区属于石灰岩地质,因此形成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山洞,像雪花洞景区,巩义盘龙山九莲洞景区,登封石淙河等地都有形状各异的山洞,在登封的徐庄乡有一个山洞,当地人称为无底洞,传说洞里有鬼怪藏匿。这也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描写的妖怪大多与山洞有关的缘由。宋殿兴老人在考察时还发现,《西游记》中很多地方,与当地地名有相似之处,如“蛇盘山”、“黑风洞”、“黄风岭”等,还有很多场景相似。
由此可见,嵩山地区就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发源地。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