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10-2 21:59 |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三月里的小雨 三月里的风
三月里的小雨
“战友,嘿!战友,我们都是陆二师的好兄弟 ……”这是由“工 兵”、江 艨、司兰玉等一群二师老兵集体创作的《陆二师老战友之歌》中的第一句唱词。是啊!虽然老兵们都先后脱下了戎装,奔赴祖国的各条战线或战斗在自己的故乡,但那份牵挂、那份战友情却永远紧连着他们的心,无论时隔多久,哪怕山高路远。
2009年的春节过得早,春天也来得快,对战友们来说,这早到的春天似乎有些阴沉、冷峻,时而还夹着小雨。二月底三月初,北京传来了一个令人惊愕的消息:郝北上战友因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他是为了尽快实现陆二师老战友的“梦”,老兵们欲出一本自己的“兵书”的梦想,日以继夜地为这些从未当过作家的老兵们改好了案头的十多篇稿件之后突然发病了。消息通过电讯、网络、移动手机很快传遍了远在百里、千里之外的陆二师老战友,一霎时,南北东西、四面八方的老战友几乎同时惊呆了,他们为北上的健康、家人,还有膝下一双可爱的孪生小宝贝担忧、着急。也几乎就在这时隔不久的同时,“北上现在怎么样?”“手术顺利吗?”“好些了吗?”……一时间,探询、问候的电话、短讯、网上慰问飞到了北京,飞到了北上战友的身边,;“北上是好样的,北上不会趴倒!”“‘顽主’北上,坚强北上!”“北上挺住!北上加油!”“祝北上早日康复,重返战友网”。战友中的老大哥槟榔还以自嘲的笔触写了一首《采槟榔,献北上》的诗歌:“高山青哟水流长,女将妹子采槟榔;手拧槟榔看亲人,深情意厚献北上……”
战友呵战友!曾经在同一条大战壕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以亲切的关怀、深情的问候很快就冲淡了早春三月阴霾的气候,绵绵细雨挟带着战友们的伈伈关爱和浓浓深情送到了北京,送到了医院,送到了北上的枕边病床。北京的战友首先来到了北上所在的医院脑外科病房,送去了北京战友的温暖和各地战友们的慰问。3月8日,田营大姐、娄红、杨延军和老兵们信耐的张建军班长一行来到了医院看望北上,陪北上的夫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三.八节”,透过延军在战友网上上传的照片:北上那呆滞的目光、头上手术后的伤痕,夫人忧伤的容颜,知道他伤得不轻。看得出,建军班长强忍着泪水,大家都极力地控制着自己内心的感情,此时此刻,谁能不为自己亲如手足的好战友难过?
陆二师的光荣传统告诉我们:老战友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死苦痛置之度外;但却把与自己同甘共苦的战友挂在胸怀。关心北上,正是这珍贵的战友情谊凝聚的“焦点”。3月13日,班长张建军、班副冀树青和刘小军、李晓候等战友来到刚刚转换的301医院病房,再次探望北上。张班长给他讲述了近段网上战友的问候和编辑出书的情况,北上表示向关心他的战友们问好,也点头配合医院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同时说真想上网看看网上战友的动态和编辑出书的样本。从这次出书的动议到前期的准备及分工、编辑审稿都浸注了北上的心血啊。看着他如此沉浸在对战友的思念和对编辑工作的关心,前去探望的战友只能安慰他,“好好治疗,快快康复,盼你尽早回到战友之中。”
此间,原二师医院老所长邓春禧、苏其孔、老排长徐育民、汪文海,还有聂建平、马宁宁、周谊东、杨炜、李毅刚、毛海根、彭信生、刁艳萍、陈学义、张吉明、李国强、韦丽丽等数十人代表全国各地二师老战友都先后多次发帖关心问候,远在澳洲的阿布战友闻讯后也及时来贴祝福北上早日康复。当大家从刘小军战友上传的照片看到,北上的脸上的气色和眼神都有所好转,而且已经开始手捏核桃进行康复锻炼,特别是北上坐在病床上端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向战友们表示答谢的镜头时,从整个“陸二师战友网”上的留言跟帖中,简直可以听得见大家在千里之外传来的“欢呼声”了:“看到了北上的好转,我们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更有战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开起了玩笑:“‘顽主’终究是‘顽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北上很快又可执笔上阵了!”
是啊!我们说“战友就是战友”;田营大姐更是深有体会地说:“战友就是亲人!”当她重病的母亲于3月15日不幸辞世的消息被战友们无意中搜到时,老战友马宁宁大姐立即发去唁电,韩红卫战友也很快在“战友群”中象征性地为老人家布置起“简易灵堂”,通知停止娱乐活动,众多战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跟帖,对老一辈革命先驱表示敬輓和哀悼,并发贴劝道田营大姐节哀,保重身体。
别的地方暂不敢说,但在咱们陆二师爱护战友、关心军属,已自觉形成风气。特别是关心照顾已故战友的遗属有困难的,普遍都是做得比较及时、比较好的。就拿浙江“新兵”那个地方的战友会来说吧,前不久他们就及时将战友们自助自捐的慰问金送到了病故战友遗属的家中。
三月里的风
让我们先将日历翻回到1984年的夏天,中越边境的老山争夺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按照上级部署,陆军第一集团军也悄悄进入了临战状态,在我军战史上有着深远意义的老山轮战开始了。战斗之激烈动人心魄。仅1月15日这一天,我坚守116高地的战士就经受了越军八千余发炮弹的轰击。约300平方米的山头上,平均每平方米落弹26.7发。整个山头被炮火削平,标高下降了5米。山顶一片枯焦,没有一叶翠绿。抓起一把沙土,从里面竟可拣出五、六块弹片。但我们的战士令人难以想象地抗住了越军的炮弹,守住了这块“钢铁阵地”。我师原五团战士、七人“敢死队”队员之一沈宝江就是在这次“阵地防御战”及攻打166高地时光荣牺牲的 (资料:397-200沈宝江烈士:江苏省南通县人,战前编入35151部队:一师二团三连班长,1961年9月生,1980年1月入伍,1984年5月入党。1985年3月8日在攻打166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记一等功)。“壮士一去不复还”,我们活着的人,特别是与烈士们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战友们自觉地回忆、缅怀为国捐躯的烈士,子木首先发出倡议:自发自愿地开展慰问救助烈士家属的活动。战友们不仅在网站表态积极响应,而且付诸了实际行动。‘
3月15日下午,受北京战友会战友的委托,张班长将春节期间北京战友捐给五团烈士沈宝江的慰问款汇给了烈士的父母,以表达北京地区战友对烈士的怀念和对烈士父母的安慰。此前,四位广东战友听说此事,也托人带来了捐款.积极参与捐助活动.张班长在《向战友们报告》一文中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谢意!
还有一位烈士邹又发,是我们二师六团三营战友孟智辉在南京军校四期六队的同班同学,生前是一师三团特务连工兵排长。当年25岁,湖北仙桃市胡场镇旭光村人,中共党员。在“1.15”战斗中,他担任破障队长。为了给后续部队开辟通道,出击战斗打响后,他身先士卒,跃出堑壕,不顾敌人炮火和机枪的封锁,带领第一爆破小组强行开道排雷。不料,敌人的炮弹爆炸后,一个弹片击中他的胸部,他仍以顽强的毅力指挥破障。五百多米通路打开了,邹又发却壮烈牺牲。战后,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了一等功。
3月8日,雨后初晴。中午,武汉战友会接到杨炜战友转来孟智辉战友即将于10日来汉寻找、慰问邹又发烈士父母的电话消息,彭信生会长和大家都极为重视,立即作了接待安排,此前武汉也曾帮助打听烈士家属。10日上午10点多钟,按照事先预约,武汉的战友们在宝丰路“湘缘酒店”接待了孟智辉和一起陪同的邹又发烈士的同乡,一师三团战友刘波,大家互相问候,方知老孟原来也是六团七连战友,任过三营书记,后提拔调到四团。大家不禁笑谈:七连又多了一员强将。
席间叙旧,少量饮酒,智辉也拿出了他特意带来的“卢府一品”酒小样让大家品尝,几位善饮酒的战友感觉口感不错,智辉也顺便讲了一点品酒常识。午餐小歇之后,由杨铭志陪同孟智辉等人一起乘长途公汽于当日下午4点半抵达仙桃市,仙桃客运总站保卫科的马世发也是烈士附近的同乡,便按约定一同前往,找到市政府后又辗转找到了胡场镇,一路观看及至这里的办公条件,看来小镇尚未完全脱贫。镇办公室主任安排我们乘了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我们到街上按各自礼性共买了四个花圈,分别写上了:陸二师战友网、南京军校四期六队全体学员、陆一师一团、三团老战友、陆二师武汉战友会四个单位老战友敬輓,并按当地习俗添购了鞭炮、香纸、蜡烛,便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烈士的故乡——旭光村。
因事先已联系,到了村里,村委会宵梅兵书记和曾晓海村长正在村口等着接我们,此时已经5点。当宵书记和曾村长把我们送到烈士家中时,烈士的双亲和二哥、幺弟都迎出门来。老父亲邹贤登今年年近八旬,老母亲也有七旬余几,身体还算硬朗。进屋坐下后,孟智辉拿出了原军校学员们和他自己的两笔捐款,杨铭志也主动代表武汉战友会向烈士的爸爸妈妈献了捐款,一师的两位战友也向老人家作了捐献。见此情景,老人家先是有点慌乱,执意不肯收,在宵书记的劝导下,才用微微发颤的双手接了过来,看着老人强忍着眼中的泪丝,我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大家向两位老人表达了爱心之后,便来到不远处的烈士陵墓,只见“邹又发烈士之墓”伫立眼前,除烈士墓名外,上面还铭刻着烈士牺牲之时的光荣事迹。墓碑背后是掩埋着邹又发烈士的“纪念亭”,邹贤登老人介绍,烈士的灵骨(骨灰盒)就安放在亭子的正中砥柱下。我们首先代表老战友们向烈士敬献了花圈,四面花圈端正地摆在“纪念亭”的两边,一同前来的人都首先向烈士三鞠弓,而后肃立默哀,之后,凡军人出身的老战友都面向邹又发烈士墓碑立正,敬了军礼!
三月里的清风,再冷也是和蒣的,沐浴着和蒣的清风,我们环视了陵墓四周的村野景色,而后分别进入“纪念亭”内围绕微带螺旋的楼梯攀到亭子的上面,见烈士的遗像搁置在“神案”正中,灵堂壁上张贴着由当地整理书写的“邹又发烈士事迹”,祭存有烈士证书,于是我们按当地习俗给烈士灵台燃烛上香,并鞠躬。下来之后,燃鞭万响,行告别礼。
回到烈士的老人家中,智辉我等陪两位老人聊了一会家常,每当提及烈士生前之事,老父亲不无悲伤,时而用手轻弹泪花,老妈妈也偶尔撩起衣襟轻轻擦去眼角的泪痕。眼看天色已晚,我们一行要起身告辞离去,宵书记说:“邹又发成了烈士,作为他的家是难免痛苦的,但作为我们村应该是个光荣。你们特意远道来,你们战友都这样关心我们的烈属,对我们也是个促进,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有机会开会时,我还要对上面的领导喊一喊、叫一叫,都要向你们学。你们先莫走,我们再穷一顿饭还是要请你们切的。”说着要带我们去找餐馆吃饭,我们谢绝了。谁知,两位老人又把两个儿子叫了出来,拦住我们,高低要留我们吃饭,幺儿子的媳妇也赶紧跑了过来,连声说:“好了好了!做都做好了,你们要是不切,那叫我们剩倒么办哪?”还教他们的小孩说:“叫老伯伯就勒切。”没办法,智辉只好说:“那就吃了再走吧。”
倒也干脆,书记村长也留了下来陪我们。酒是二儿子特地跑到村里小杂货店买来的,泼辣能干的幺媳妇很快就端上来了十多个菜,有一条整鱼,另三样主菜是“沔阳三蒸(蒸鱼块、蒸白肉、蒸菜沫),其余都是萝卜瓜叶等素菜,倒是正宗的农家饭菜,全绿色食品啊!吃饭时的气氛比刚来时合欢多了,遇到和老人讲客气谦让时,我们也干脆自然地直呼老人家为“爸爸妈妈,莫客气,你们吃!”只见两位老人的脸上泛起了红光。偶尔我们也互相说点笑话,逗逗两位老人。
智辉说我:“你老杨的日子肯定混得不错,你看你,头发两边倒,一定混得好!”
我就接他的话说:“你头发分了岔,是个企业家!”
宵书记也趁机附和着说:“孟总的头发短,个个服你管。将来有么好事我也到你那打工算了。”说得曾村长等一屋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就这样和书记、村长、一师的马、刘两位战友及邹又发的两位兄弟一起陪着烈士的爸爸妈妈,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亲亲热热、热热闹闹地吃了今年开春后的一顿非常难得的“团圆饭”。
(注: 孟智辉战友答复:3月24日左右,它会给我们战友网发这次慰问烈属所摄的照片上来的,也不知他是否已经注册了我们的新网吗?—— 真叫人担心!)
(附:作者:原二师六团高机连战士 杨铭志 2009?3?22? 仓促成稿, 写完这篇我就要出个远门了,大约一个星期才能回来,请大家报忙改改。谢 谢!)
138915"><link href="http://13891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915 [/im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