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练行军 经过60里的夜间行军后,部队组织了一次大休息,大家埋锅做饭。早餐后又继续上路,去完成一天的行程。上午又走了30里,大约10时,我们到达许昌县城,我们连被安排在一所学校宿营。于是大家把教室里的课桌集中到一边,打开背包准备好好休息。正当战友们为今天行军任务完成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接到连部通信员的通知,下午还要继续行军90里。 这个任务是临时改变的。正常情况下,当日行程90里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大家都准备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来日再继续行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任务的下达给战友们带来了新的压力。为了尽量缓解部队的疲惫,连队当即组织部队立即休息,以便下一步的行军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新的任务。 下午行军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连部要求大家必须做好防空圈。当时在城里树木也少,要按规定做防空圈是不太现实的。大家只好找来一个小树枝弯成圈戴在头上。充其量也只是应付一下,根本无法解决曝晒的问题。连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在离开县城后,在路边就地取材加固防空圈。 时间一到部队又出发了。正午的烈日似乎有意识地捉弄我们。当时是天高云淡晴空万里,灼热的阳光把柏油地面都烤化了,骡马过后铁掌印迹清晰可见。一般刺鼻的柏油味使人感到窒息。幸好豫东的道路两旁有一米多宽的路基是没有柏油的,可以供我们行走。同时道路两边几乎都有防护林,有时候运气好遇到老路,道路两边的树木比较高大,树荫还可以遮挡一下肆虐的阳光。要是新修的路段,路两边都是些小树苗,就只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对于身负50~60斤重的战友们来说,在此高温下行动无异于置身火炉之中,对每个人的意志、毅力、体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长时间的连续行军最困难的是脚。行军里程是用两只脚丈量出来的,如果两只脚出了问题就没有办法完成任务。在行军过程中,身上的血液往下沉,血液集聚在脚上。行走时间过长下肢肿胀,脚板也容易产生水泡。如果不及时处理,水泡不仅会扩大,而且有可能转变为血泡。因此,在每天行军结束的时候,有条件的一定要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向上身血液循环。为了加快血液向上身回流,晚上睡觉尽量抬高双脚,把衣物垫在脚下,让血液尽量回流。 长时间的连续行军容易“烧裆”。由于行军过程中气温高,人体出汗很多,裆部的摩擦造成“烧裆”。轻则裆部疼痛,严重的会形成溃疡,根本不能行走。因此,每天清洗裆部是行军期间绝对不可少的事情。由于长时间行军,许多战友还得上了股癣。 长时间的连续行军双肩易于磨破。行军中的负重全部落在双肩上,背包带对双肩产生压力,而且在走动的过程中痛饮带不停地在肩上挪动,形成不断的摩擦。特别是夏天衣服单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磨破双肩。因此,在行军的过程中,许多战友用自己的床单当背包带用。由于床单质地比背包带柔软,而且还增加双肩的受力面积,以减小双肩的压强,有效地保护了自己赖以负重的肩膀。当然,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时地用双手托起背包,以缓解双肩持续的压力也不失为行之有效好方法。 长时间的连续行军的大敌就是中暑。特别是高温下行军,日光对人体的直接照射所产生的日辐射,对人体的指挥系统头部就是最大的危害。由于人体的外部温度远远超过了体内的温度,人体内外温差极度不平衡,就会造成心理与生理的巨大压力。加之,人体的水分大量流失,盐分随着汗水流出被带出体外而减少,因缺水缺盐而容易中暑。为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上防空圈,这样可以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同时,我们还适度的补充水和盐分,最有效的补充盐分的办法是在喝水的时候吃上一点咸菜。河南的大头菜就是我们行军必备的物品。为了方便行军过程中食用,在出发前就把大头菜切成一条一条的。再就是出发前带预防中暑的药物,必要的时候及时服用。在当时条件下主要如仁丹、清凉油和十滴水之类的清凉解暑的药品,在夏天行军中都非常管用。 这次连续行军给我们的确是艰巨的考验。但是战友们没有被考倒,而是勇敢坚定地接受了考验。经过12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1时到达了预定的宿营地。至此,我们在连续27小时里,分三段走完了180里的路程,完成了原定计划用两天时间走完的行程。
138623138623 138623 [/img] Ⅸ Ⅸ 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