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战友网 登录
陆二师战友网 返回首页

杨铭志的个人空间 https://leszyw.com/?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华词典:“日本鬼子”一语的由来

热度 4已有 325 次阅读2021-8-18 02:15 |个人分类:12. 历史掌故

            中华词典:“日本鬼子”一语的由来

其一。日本人为什么被称呼为“鬼子”,看完这位秀才的下联你就明白了

       “鬼子”的由来,应该先追溯到“洋鬼子”这一词。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神鬼传说非常的多,鬼更是占了绝大一部分,鬼给人们的感觉就是,长的脸色煞白,青口獠牙,眼珠不是红就是绿,鹰勾长鼻,长发凌乱,把西方白人的描述词,都可以用到鬼的身上。

       西方国家这种长相的白种人,入侵中国后,中国人看到都非常的害怕,都以为是鬼呢。之后慢慢的,古代中国人就把他们称为“鬼子”或“洋鬼子”。后来也被用在了日本侵略者的身上。

             ··

       “日本鬼子”,提起这4个字中国人民都非常的痛恨。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鬼子就变成是华人对日本侵略者的蔑称。明清以来,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这些海盗当时称为倭寇,“倭”指日本,明代还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到了晚清时期,日本开始嚣张,侵略中国。之后就大量使用“倭寇”一词指称日军。那么“鬼子”一词是怎么出现的呢?

       这里有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远渡东洋巡游,晚上和一个日本人在一起,饮酒聊天。酒下三杯,日本人给这位秀才说,日本是不满华夏大汉族统治,背弃离乡远渡东洋的分支,唐前佛教文化一直相通,至“昭和”逐步创立自己文化、文字,现称“大和民族”。日本早晚要打回老家,把你们的领土给占了,我们日本人才是真正的王者。随即,这个日本人主动挑衅,给秀才出一个上联,日本人出的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尚武压境。这个意思就非常的明显了,针对中国进行讽刺,“单戈”合为“戰”字,吐露了狼子野心。这位秀才也是针锋相对,说出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旦夕一文不值。“旦”去掉下面一横就是个“日”字,用这个暗示一“旦”去掉中华传播的文明,将一朝覆灭,进行了反击,你日本一个区区小岛国,也想侵吞我华夏大地?间接也是骂了这些日本人是小鬼,此联流传开来后,就称日本人为‘小鬼子’了。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犹如恶鬼,完全丧失了人性,中国人全民奋起打“鬼子”,“鬼子”于是成了日本鬼子的简称。日本当时很强大。但中国人还是从心里瞧不起日本人,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简直都不如禽兽,从此以后,我们就把日本人叫做“小日本鬼子”,永远被世界人民唾骂,永远为历史所不齿!

其二。李鸿章立过一功(或“鬼子”之称的由来”) 作者:邵纯

               ··

  我们并不煽动民族仇恨,但我们也不会忘记历史。德国政治家勃兰特说过:“忘记了历史,就是灵魂出了毛病”,此言是个警句。公历八月十五日是二战时日本投降的日子,每年一到此日,没有忘记历史的同胞们都有一种欣慰感。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电影、话剧、音乐之多,层出不穷。虽然有的艺术性欠佳,但主题不错。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对当年的日本侵略者都称为“日本鬼子”或“小鬼子”,简称“鬼子”。“鬼子”一称,早成为中国语言中尽人皆知的蔑称了。本人15岁时,曾向一位姓蔡的饱学之士请教:“为什么我们把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叫‘鬼子’?”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如下——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去了,她令李鸿章和八国联军的代表谈判赔款的条约,李鸿章只好从命。在谈判中,日本人最凶恶最苛刻。一日本人想嘲笑和污辱李鸿章一下,他说日本人喜欢对联,现有个上联,无人能对出下联,李大人是进士出身,想必能对出巧妙的下联,于是他在纸上写了“琴瑟琵琶,八王在上”,这前四个字共有八个“王字”,暗骂李鸿章是个“王八”。李鸿章略加思索后,在一张纸上写道“魑魅魍魉,四鬼居边”。这四个字的左边都有一个“鬼”字。尽人皆知,日本是由本州、四国、北海道、九州,这四个小鸟组成的一个国家,李鸿章写出的下联,反讥日本不过是些小鬼而已。那个日本人本想辱骂李鸿章,结果自己反成了鬼,落得个自讨没趣,只得悻悻而去。本来,中国人是把日本侵略者称为“倭寇”的,自从李鸿章所对的下联传出后,人人笑谈,不迳而走,从此中国人都把日本侵略者蔑称为“鬼子”了。

  我常想,人的一生终日碌碌无为,但有意无意地能创造出一个词,而成为全民族的语言,那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贡献,比得诺贝尔奖还光荣。因此,我想知道当年蔡老先生所讲的故事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为弄清此问题,最近我搞到了五个版本的李鸿章传记,其中包括梁启超大师写的《李鸿章传》,大陆作家赵焰先生写的《晚清有个李鸿章》,台湾学者庄练先生写的《李鸿章》;还有亲见过李鸿章,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英国记者布兰德写的两个版本的《李鸿章传》。我一字不漏地看完了这五本李鸿章的传记,均没有见到有上述对联的记载。起初,我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李鸿章从1847年考中进士后步入官场,晚年官至“中堂”(宰相),还出访过欧美多国,从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到他1901年辞世的半个世纪中间,晚清时代发生的一切大事件,无不与李鸿章有关,后人在写他的传记时,在其极多的经历中,必然有所取舍,绝不可能事事皆记。上述那个故事不过是轶事一椿,因此在李鸿章的传记中不予记载,不等于就没有那件事。但是,到哪里找到真相情况的说明呢?

  现在是网络时代,于是我便上网查找多次,终于找到了一段与上述故事虽不尽相同,但包含了那幅对联的文章,作者名为李景贤,他说:“近日读海外报纸,偶见李鸿章怒斥鬼子的一片妙联”,因此他写了一篇“另一面的李鸿章”,介绍那幅对联产生的经过,发表于2013年1月6日的“大公网”上。这篇文章内容较长,不宜全文转述,现只摘要如下:

  1 这件事的确发生在1900年,也的确发生在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谈判的过程中。
  2 那个向李鸿章挑衅的人是日本钦差,名叫小村寿太郎,他给出的上联是: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琵,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独战!
  李鸿章略加思索后,写出的下联是:
  倭人委,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擒拿!

  日本人出的上联中有“琴瑟琵琶”四个字,李鸿章的下联中有“魑魅魍魉”四个字,无论意思如何,这幅对联说明,当年蔡老先生给我讲的故事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杜撰。

  我对“鬼子”之称的历史考证,只是初见眉目,希望方家指正,并做出更确凿无疑的说明。李鸿章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人废言。对当年日本侵略者称为“鬼子”,生动准确,这两个字丰富了我们的民族语言。对此,李鸿章立了一功。研究这个蔑称的来历,绝非搞文字游戏,因为“鬼子”这两个字包含着血淋淋的历史!

  写于2019年8月15日,即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路过

鸡蛋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10 21:40 , Processed in 0.0314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