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952|回复: 1

西非中东五国纪行【二七一】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家外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21-9-2 15: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摘】黎巴嫩文学巨匠——纪伯伦
    你们有你们的语言,我有我的语言……你们在阿拉伯语中有的是词书、典籍和大全;我在其中有的是耳朵筛选和头脑记忆的众所周知的词句,人们在快乐或悲伤时说着的词句。” ——纪伯伦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是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的诗人、画家和作家。1883年1月6日,出生于黎巴嫩北部的一个小山村贝什里。纪伯伦有两个妹妹,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以及一个年纪较大的同父异母兄弟布特鲁斯。1888年,他进入了贝什里的一堂学校,学习了阿拉伯语,古叙利亚语和数学的基础知识。接受读写规则训练的同时,学校中的老师慢慢培养出纪伯伦对文学艺术的浓厚爱好。



       纪伯伦一家生活贫困,纪伯伦与父亲的关系也日益紧张。1891年,父亲哈利勒·纪伯伦因涉嫌小镇上的一宗欺诈案被捕,纪伯伦家被查抄。为了摆脱这种贫穷和不光彩的境地,尽管父亲哈利勒于1894年获释,纪伯伦的母亲卡米拉依然下定决心,携子女离开贝什里,于1895年6月25日到达美国波士顿定居。
        1895年9月,12岁的纪伯伦进入波士顿的一所移民学校学习,随后他的绘画天赋很快受到弗劳伦斯·皮尔斯的注意。在后者推荐下,纪伯伦被“孩童资助社团”的社会工作者杰西·弗莱蒙·比尔介绍给波士顿先锋派艺术的支持者、摄影艺术家、出版商弗雷德·霍兰德·戴伊。与此同时,卡米拉和布特鲁斯希望纪伯伦能够接受更多黎巴嫩艺术文化,而不仅仅学习西方美学文化。1898年9月至1902年4月,纪伯伦返回黎巴嫩的贝鲁特学习阿拉伯语言文化知识。毕业之后,他从贝鲁特前往巴黎,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学习绘画。不久回到美国,随后他的事业快速发展,他开始在美国的阿拉伯移民读者中声名远扬。纪伯伦回美国两周前,14岁的妹妹苏尔丹娜因肺痨去世,一年后布特鲁斯也死于痨病,不久其母卡米拉因癌症病逝。
        1904年1月,纪伯伦在波士顿举行了他的首次画展。在画展中,纪伯伦遇到了比他大9岁的玛丽·哈斯凯尔(Mary Haskell)。两人结为挚友,这段友谊延续纪伯伦的余生。 后来玛丽投入巨额资金支持纪伯伦去欧洲进行艺术深造,并参与编辑出版了他所有的英语著作。他们浪漫关系的本质至今仍令人难以琢磨。一些传记作者断言他们处于恋爱关系中,只是由于玛丽的家人反对而未能结婚。
        很快纪伯伦又认识了许多阿拉伯文艺复兴的作者和诗人,例如艾敏·雷哈尼 、米哈伊勒·努埃曼和伊利亚•阿布•马迪等人,他们一起在西方国家努力传播阿拉伯文学。
    1912年,纪伯伦的名作《折断的翅膀》阿拉伯语版在纽约出版发行。《折断的翅膀》讲述了一场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贝鲁特,一名年轻女子塞尔玛·卡拉米与一位著名宗教人士的侄子订婚。可主角(一位以纪伯伦本人为原型的年轻人)与这个女孩却一见钟情。他们开始秘密会面,但被发现,塞尔玛被禁足,情侣二人的的希望和心灵都受到严重伤害。该书着重介绍了当时东地中海地区的许多社会问题,包括宗教腐败,妇女权利低下以及财富不均与其带来的生活不幸。该书在1962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折断翅膀》里面的事件描写纪伯伦的亲身经历,他与塞尔玛的禁忌之爱使他更加仇恨宗教领袖。 他自己对基督教和宗教哲学的索解威胁了东方宗教领袖的声誉。 因此,东方宗教领袖强烈反对纪伯伦的思想,指责他是异教徒无神论者,甚至阻止他进入堂。     1912年,纪伯伦将个人著作的副本赠予住在埃及的黎巴嫩作家梅伊·齐亚黛,并请她评价。她在回信中表示不同意纪伯伦的爱情哲学,并多次批评纪伯伦的部分西化思想。纪伯伦和梅伊从未谋面, 梅伊也终身未婚。此后她与纪伯伦保持了19年的笔友关系,直到1931年纪伯伦去世。他去世后,梅伊罹患严重的抑郁症。
        尽管纪伯伦早期的大部分著作都使用阿拉伯语出版,但他在1918年以后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都使用英语出版。纪伯伦的最著名的 《先知》是一本由26篇散文诗集的书,最初于1923年使用英语出版。《先知》已被翻译成100多种不同的语言,使其成为历史上翻译最多的书籍之一。先知穆斯塔法即将登上这艘将把他带回家的船。他被一群人拦住,与他们讨论诸如生活和人类状况之类的话题。全书分为以下几章:爱情、婚姻、孩子、给予、饮食、工作、喜乐与悲伤、房屋、衣服、买卖、犯罪与惩罚、法律、自由、理性与激情、痛苦、自我知识、教学、友谊、谈话、时间、善与恶、祈祷、享乐、美貌、宗教和死亡。

        1931年3月14日,纪伯伦出版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本书《大地诸神》。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被送往医院,不久离世,享年48岁。他的死因是肺肝硬化和结核病。根据纪伯伦遗愿,他被葬在家乡贝什里。纪伯伦的墓志铭为:“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像你一样地活着。把眼睛闭上,目视你的内心,然后转过脸,我的身体与你同在。”


        纪伯伦故居于1975年改建成博物馆,依雪山而建,遥首瀑布、雪松遍布。故居中陈列有440件珍贵的纪伯伦画作原稿以及中国不同年代出版的《先知》《沙与沫》《纪伯伦全集》《纪伯伦在中国》等汉语和英文版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专家、学者、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送给纪伯伦故居博物馆的礼物。
    纪伯伦的著作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他的诗歌之所以与众不同,很大程度在于具有包容性的美学——任何阅读他的作品的人都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很容易有讲话者在亲自向他们讲话的感觉。
        他毕生极力反对教会和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双重压迫,并提倡权利平等与生活节制。吊诡的是,虽然他是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文学家,阿拉伯世界反而因其作品对传统生活环境的“挑衅性”而对他的作品表示抗议。他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因而得到人们广泛的阅读和热爱。他还关注精神层面的神秘主题,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常使人身心放松。作为黎巴嫩为数不多的世界知名作家,纪伯伦的作品无愧代表黎巴嫩文学与哲学。

    纪伯伦生前在美国曾经接触过中国人,并且多次在书信和文章里谈到过中国和中国文化。

    纪伯伦是中国读者最热爱、最熟悉的黎巴嫩现代诗人和作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不少人翻译介绍他的作品,但使他的作品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则是冰心先生的《先知》中译本的问世。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 ——纪伯伦
    纪伯伦最著名的作品:
    《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翅膀》《泪与笑》《疯人》《暴风雨》《先知》《沙与沫》《爱你如诗美丽》《人之子耶稣 》
    纪伯伦诗一首;
    我曾经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6 0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黄灼清 发表于 2021-9-3 16: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杰出文豪纪伯伦,
    七考灵魂话语真。
    当今社会应借鉴,
    严防官场两面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7 06:58 , Processed in 0.0616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