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楼主: 马有德

“打土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6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21 20: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0:22
    乡音是一个人的本色,怎么改也改不掉!

    我们在部队时间长了,个别语言也受到一些影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21 20:06
    他现在的日子过得晓得几舒服,将军级退休,还另靠医疗术捞外快,住别墅,无忧无虑,简直比神仙还快活,跟 ...

    二十多年前,他夫妻俩回新洲探亲就是二扛四星,现在是已退休的巴将军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14-7-21 2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把爹爹当爷爷,把爷爷当爹爹是这样吧,60年四团来了一批随县战士把毛巾叫幅子其他战士听不懂,就对他们说小小年纪,怎么会长胡子,以后才知这是方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75年部队换防到江淅,南方许多方言所不懂,也闹了不少笑话,上海把玩耍叫白相,河南兵听不懂,说去你妈的谁你白八字,把睡觉叫困告,何南兵笃困你妈告,方言在部队会造成许多误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14-7-21 2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各省,年纪大妇女叫大娘,太婶或大妈,她可高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21 2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0:29
    二十多年前,他夫妻俩回新洲探亲就是二扛四星,现在是已退休的巴将军了!

    早就是少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0: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五星 发表于 2014-7-21 20:35
    湖北把爹爹当爷爷,把爷爷当爹爹是这样吧,60年四团来了一批随县战士把毛巾叫幅子其他战士听不懂,就对他们说 ...

    我们这里的称呼,男性对自己长一辈的叫“爷”,长两辈的叫“爹爹”,正好与北方的称呼相反,有的方言确实闹了不少笑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0: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五星 发表于 2014-7-21 20:41
    北方各省,年纪大妇女叫大娘,太婶或大妈,她可高兴,

    我们这里称呼年龄大的女性为“婆婆”,她一定喜欢,要是叫她“大娘”,那就麻烦了!
    weishoufu 该用户已被删除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1 21: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1: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1 21:01
    原来如此,我们管已婚妇女,叫嫂子或第妹,就是和本人年龄相近者,如差距大一些,应叫老嫂子或老姐姐,年 ...

    你说的平辈称呼差不多,年长的称呼正相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21 20:25
    我们在部队时间长了,个别语言也受到一些影响。

    同化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8 14:11
  • 签到天数: 619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马有德 发表于 2014-7-21 21: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也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6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4-7-21 21: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weishoufu 该用户已被删除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1 23: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4-7-22 02: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马队长这个说的是有约定的“同乡会”,也有没有特意约定的“同乡会”,包括“湖北胚子”、“四川腰杆”、“河南咵咵”“南蛮小老广”等(这些互相嘲讽的“地域诨名”仅供一笑了之),都是以地方方言交谈。可曾记得?一到周末自由活动时间,只见班排床铺间、服务社内外、操场边沿草地、木马.双杠上下,这里一群,那里一堆,“叽叽嘎嘎”、“板板痒痒”、“丢来吊去”的把人的耳朵都搞懵了,——说实话,这也算得上是当年老兵哥们的一大特色“乡土风景”,尽管“老乡观念”和“小山头主义”一直是被部队以“共同革命目标,提倡五湖四海”来加以限制的,其实又哪里限制的了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14-7-22 0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1 21:01
    原来如此,我们管已婚妇女,叫嫂子或第妹,就是和本人年龄相近者,如差距大一些,应叫老嫂子或老姐姐,年 ...

          我们(孝感、黄陂。新洲等地)这里刚好与你说的相反,你要叫上了年纪、与你隔了上下辈分的女性老人必须叫“婆婆”或“太婆”,但也绝对不能叫“太太”,因为“太太是指某人的夫人、妻子;但孙子有权利称呼婆婆为一个字“太——”,意思是“祖辈”,如果叫大娘,那就等于是骂她,“大娘”一般是指平辈中的大嫂,一般常用来取笑某个已婚女人时说:“你看那个大娘呃,几疯(疯癫、疯傻)嘚呃。”河南往北都广称长辈女人“大娘”,但我也遇到过尴尬事儿:我们野营拉练到了河南甘庄,住在一户贫农家里,帮他们家打水扫地,那家年长的老女子也给我们烧茶送热水,我们亲热地喊她“大娘”,她高兴得不得了。可到了傍晚,回来了一位年纪更大的老女人,我们问那位大娘“她是谁呀?”大娘回答:“她是俺娘。”——这这这,不就麻烦了吗?我们班长也不知道怎么喊,就问班副,“你是北方人,你说怎么喊呐?”班副一口说定:“就喊大娘,没错!”于是有个战士试着喊了,她老人家果然高兴地答应了。我们5班的说给6班老乡听,6班老乡开玩笑说,你们就喊“婆娘唦”,我们立即回应他“找骂挨,不晓得死活!”后来我们为了区别两辈的大娘,叫那个晚辈的叫“大娘”,叫那个先辈的叫“老大娘”,既通情达理,也被她们乐于接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4-7-22 0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一快到了说点部队的事觉得蛮亲切,马队要多来几句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4-7-22 09: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1 21:01
    原来如此,我们管已婚妇女,叫嫂子或第妹,就是和本人年龄相近者,如差距大一些,应叫老嫂子或老姐姐,年 ...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各地一乡风。国家之大,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如果说都搞清楚了,必然减少很多误会。
    weishoufu 该用户已被删除
    weishoufu 发表于 2014-7-22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5 12:14
  • 签到天数: 394 天

    [LV.9]以坛为家II

    余敦山 发表于 2014-7-22 1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河两方言,同村不同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现在改革开放大流通,不变不行。保留乡音就不会忘了根,我走南闯北,好多方言俚语都学了一点,但乡音从来不丢,因为那是我回故乡的“门票”。

    该用户从未签到

    韦丽丽 发表于 2014-7-22 1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两巴掌打得真是记忆极深,不但本人记住了,其他人也忘不了吧?当年部队河南兵和湖北兵最多,如今战友们天各一方,每次听到河南话和湖北话都感到很亲切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3 21:45 , Processed in 0.06322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